苗圃规模化、苗木标准化谁先行

2016年11月08日 14:16中国园林网丁锐

中国园林网11月8日消息:近年来,随着园林苗木产业持续低潮的加剧,各地苗圃经营者都在积极调整结构并寻求转型升级,而地方林业部门在相应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苗木“寒冬”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近日一则北京日报的新闻稿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据新闻报道自2014年至今北京平原地区规模化苗圃建设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建规模化苗圃11.6万亩,大规格苗木的自给率已从50%提高到80%。不仅满足了区域自用苗木的需求,而且还深挖发展苗圃的附属价值,创建了集生产经营、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去处。从市场经济看对于政府的有所作为笔者是很认可的,既帮助苗圃经营者和苗农解除了面临破产和失业的危机,而又搞活地方经济,不得不说是很成功的政府引导行为。但是从规模化苗圃发展的未来看,随着规模化苗圃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苗圃差异率日渐缩小,区域自给率也越来越高,哪苗圃的苗木卖给谁?难道苗木产业真要演变成像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吗?

纵观我国园林行业苗圃的状况,基本上还是以家族苗圃为主,合伙性苗圃为辅,公司类型的生产型苗圃少,而工程配套型的居多。在诸多类型的苗圃中,经历苗木产业“寒冬”的洗牌,家族型和合伙型苗圃数量日益锐减,而剩下了相对有经济实力、耐抗的公司类生产苗圃和工程配套型苗圃,并其向综合休闲型和资本炒作型转变。但是,无论怎么转变还是要有经济行为产生,绝不是一种区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而且是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

对于未来苗圃发展,笔者有话要说,笔者觉得在现阶段发展规模化苗圃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应该先建立苗木标准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很广泛了,再去发展规模化苗圃。而建立推广的苗木规格标准化,应该从小苗就抓起,小苗是发展标准化大苗的根基,但我们对小苗的重视不够。

如今处于产业低潮期,萎缩后的园林绿化市场几乎都留给了标准化、高品质的苗木,这一尴尬状况逼我们反思,一定要在苗木标准化上要下功夫。对于有的企业对苗质量差不多就不“较真”了做法,一定要摒除。相比在国外,质量不好的苗木肯定会被淘汰,一留一舍,苗木品质高下立现。

推荐阅读:

北京:“苗圃游”成公众观光休闲游的新型补充

甘肃“十三五”期间将建设保障性苗圃30处

北京:平原地区三年新建11.6万亩大型苗圃

北京市3年增11.6万亩苗圃 北京绿化苗木八成自给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