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被誉为“华东绿肺”

2016年11月24日 09:53光明日报严红枫 陆健

中国园林网11月24日消息:国家公园蓝图初展,知行合一锲而不舍。开化,这座山区生态之城正悄然崛起。日前,记者来到了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2012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谋篇布局开化国家公园建设,将其列入‘一城一区一园一村’发展格局,取消对开化GDP和工业的考核,指导开化开展‘两减两调’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努力护好绿水青山,持续做大金山银山。”衢州市委书记陈新介绍,去年,开化县被确定为浙江省唯一的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区以及相互衔接的生态区域,启动3年试点。

追梦国家公园,建设园林开化。古田山保护区在浙江省首创集体林租赁试点,对辖区所有林地进行统管;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突破体制限制,整合建立实体化管理机构,实施对自然资源的“统一、规范、高效”保护与管理;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六城联创”环境美化组合拳;出台最严格的《山水林田河管理办法》,关停整治139家污染企业,取缔110家木材加工厂、78家制砂场;融合治水、造景、强村、富民,组合发展民宿、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等,通过大胆实践探索,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实施差异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让这个曾经“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浙西小山城发生了美丽蜕变。

“黛色参天,百里青山负郭;波光入户,一江碧水穿城。自然景观,常惹游子之梦;历史风貌,每醉远客之心……”600多字的《开化国家公园赋》道不尽开化无限风华。而如此良好的生态,则离不开一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生态文明守护者。

23岁来到开化县,一干就是24年的陈声文对古田山这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一草一木特别有感情。白天,他穿行于山林巡查护林;晚上,他翻开工具书,继续遨游在动植物的世界里;休息的日子,他还向世界顶尖动植物专家请教学习。从一名普通护林员,陈声文逐渐成长为森林生物“专家”。

“搞动植物研究就得上山,那里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陈声文说,生态系统中的一草一木都需要保护,如果在一片被破坏的森林中单纯种上松树、杉树等几种树种,森林很容易再次受到病虫害的侵蚀,通过研究可以探讨树种种植的最佳搭配,从而寻找出合适的恢复模式。在他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古田山大面积的原生状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不断生长壮大。

累计造林7000余亩、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0000余亩、培育绿化大苗30000余株的开化县林场星口分场坝头林区的队长余贵顺是森林里的拼命三郎,他今年已经60岁,依然每天早出晚归,育苗护林。

“看着自己种下的树木一天天长大、成林、成材,就如同带小孩子一样,心里很高兴,很欣慰。”余贵顺说。

如今开化县境内树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拥有大片的原始次森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10位,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空气质量常年为优,PM2.5≤18微克/立方米,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4.5万个/立方厘米,是全球负氧离子浓度最高的五个地区之一,被誉为“华东绿肺”“中国天然氧吧”。

推荐阅读:

安徽:淮北市多措并举倾力打造城市“绿肺”

四川:眉山将建城市“绿肺”体系 争创国家级森林城市

幸福林带将成西安城区最大“绿色廊道”和“城市绿肺”

新疆:将成阿克苏又一“绿肺”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