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菲尔德大学经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ckart Lange 演讲
《围墙 障碍 界线 边界——在我们的头脑中 在景观中》
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
中国园林网11月19日消息:主持人王向荣:下面有请谢菲尔德大学经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ckart Lange给我们做报告,他的题目是围墙、障碍、界限、边界,在我们的头脑中,在景观中。
Eckart Lange:各位早上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厦门见到大家,并且参加2016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暨第六届艾景奖颁奖典礼。刚才从孟院士的演讲中也了解很多中国园林方面的特色,今天跟大家探讨的话题就是脑海中以及景观中的墙、屏障和边界。其实从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墙,在周围环境中你会看到墙在各个景观中的运用。我们几乎被墙给包围了,其实我也只是拍了部分的照片,这是我所在的地方拍摄的照片,有些墙是非常大的屏障,还有一些小的屏障,比如人体内部的细胞,人体内部还有细胞壁,这也是一个屏障。大的屏障在哪里?比如大气层,整个地球被大气层屏障,这是非常大的一堵墙的代表。还有在脑海中也有墙,其实我们的思维可能也是一种屏障,比如在柏林每年都会召开柏林倒塌的大墙大会。我们都知道曾经有一座柏林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柏林墙倒塌了,但是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墙,看不见的屏障,使得东德和西德人民在互相理解时会被屏障所阻碍,所以我们需要打败那一堵看不见的墙壁。墙处处都在,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墙壁。
当我们说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和公众或者和客户交流什么是景观设计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有一种沟通的屏障,一堵沟通的墙壁。如果今天过来开会,如果不带上同传耳机,你也会面临一堵沟通的墙,一个沟通的屏障。还有各个科学之间的屏障,这个学科之间的边界,比如我们可能会认为景观设计是设计方面的学科,也有人认为是建筑的学科,但其实景观设计需要多种多样的学科结合在一起,需要有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也需要美化设计方面的学科。如果要做到真正成功的景观设计,我们必须把所有的墙打破,必须把他们都结合起来。这是所谓的学科之间的边界。在2016年的时候,欧洲研究理事会做了一个相关的研究工作,景观建筑到底是指什么?包含了什么?我们认为包含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人体自然的价值、人居环境、自然价值、环境本身。大家都听说过欧洲研究理事会,他们也做了一个面向2020年的关于景观设计和环境设计和人居展望的调查。在这些调查中都提到在景观设计中,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被打破了,这不像是古典式或是传统式的学科分界。比如生物就是生物,地理就是地理,景观设计是把所有学科都结合起来,包含了地理、地形、地形地貌、人居环境、工程、艺术等各种各样的层面,包括2020年我们一个欧洲的环境报告,也提到建筑学和林学结合起来。包括气候学和如何更好的了解人文的环境,所以对建筑师来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还有研究委员会的英国部分也探讨到如何将艺术和人文结合起来,这些对我们来讲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像有些边界是自然存在的,有些边界是人工做的。大家知道中国的长城,长城这堵墙是人工所建的最伟大的建筑。这个项目是很伟大的建筑,除了中国人以外,罗马人也建立了墙面,英国人在英国北部也建立了哈德人的墙,是建立在122到128年,所以这个墙是哈德墙。为什么这堵墙由罗马皇帝命名的原因,而且也建了罗马的军事大道是一条直线的大道,这里有很多橘色的地块,这就是古代的地图。
现在来看看今天在全世界的景观设计中看到各种各样的墙体设计,在所有地方,在一些景观设计中,在一些地理环境中,大家听说了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川普说在美国和墨西哥要建立一堵墙,说这是从中国人建设长城得来的灵感。难道建立这堵墙就可解决所有毒品泛滥的问题吗。
美国人跟墨西哥人人们是有很多交流的,这种利用国际线打牌就很有意思的。人们是想打破这堵墙,而且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小鹿也希望能够穿越国际线。对于美国来讲要组织墨西哥的移民跨国边界线往北走,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们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用一堵墙强硬的阻碍他们。
现在可以看到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墙。墙出新在国际线上,出现在国防需要中,也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建筑和应用中。今天面临着很多墙的应用,其实这也是北欧非常著名的景观,在层层攀登的过程中,建了非常多的墙,但其实墙有的时候也有很好的帮助,比如防止水土流失等等,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建筑承压。在英国古代时进行战争的时候,或者各个城堡间进行战争的时候也大量应用了墙。所以有的墙大部分是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的,比如像山顶的国家公园。
墙在一些艺术和文化中的象征。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封闭花园,是来自唯金马力。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生活中多出运用了这样的墙。我们在西班牙有非常多曾经穆斯林的移民,穆斯林曾经入侵了西班牙,给他们带来中东建筑。在禅宗建筑中,也意味着简约。
再看英国的设计,大家也看到很多英国的电影和电视剧,表现当时贵族的生活。这些墙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保护的作用。日内瓦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开放式的休憩地,但是这里建了一堵墙,在墙上开一个窗口,让人们从窗中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观,看上去的感觉就好象在人在画中。当然我知道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也有这种娄穿的设计。
这主要是一个钢结构的建筑,是位于德国。所有的建筑是李永乐景观,利用的植物,给建筑带来一种天然的生命。现在绿色墙面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在德国了,在米兰、意大利也看到了很多前沿的设计在使用。看到很多植物是攀爬上了墙面,这是展示了意大利人民对生态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而且可以看到广告牌上面的葡萄酒也显得非常意思,和底下的绿色的墙面可以天然的融合在一起。
再看中国,中国在上海东风明珠塔边上也有一堵绿色的墙面,应用了非常多的绿色植物。现在对我们来讲,建筑这样的墙在视觉上可以带来很大的美感,但是维护时也需要付更多的努力。
瑞士的苏黎士,对每个公司和企业来讲都有一个墙把他们企业用地围起来,但是这个未多半是矮墙,他们希望和当地社会人民有更多的沟通。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些篱笆,建筑密度是2800PPM,主要是希望可以更好的融入社区。
在一些地方人民是用墙围起已经污染的地区,希望污染源不再扩散。这个地方原来也是殖民地的地点,后来新的政府希望保护人民免予污染侵害。这是斯文顿2015年的画面,可以看到只有很低矮的篱笆。
这个是大概20年前的项目,总长4千公里,这个地方是位于阿尔波塔地区,可以看到有很多航油的沙。这是东德1994年建立针对开矿地区用墙围起来,这样对人的生活不会带来太多的干扰。因为矿业的地区总是存在很多矿业开采后的污染,所以会用墙阻拦起来。
综观各个世界和地区,各个国家都会用墙这个艺术将一些危险的东西挡在外面,包括中国的长城,还有美国总统川统用墙把非法的移民挡在外面。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就是今天的人文社会是极度关注的。
我们希望对此给人民非常好的警醒,世界上的生物多样化就像大熊猫一样濒临灭绝。莱茵河在1898到2010年是很重要的电来源地,也就是欧洲的母亲河。这个母亲河不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饮水资源,而且还是水力发电的资源。包括德国到瑞士的这段,他们之间的边界也是莱茵河,对于鱼来说并没有说不可逾越。未来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也可以在河流上自由的畅流,没有任何的边界。
我们也相信,只有把墙拆掉了,友谊的小船才不会翻,友谊的小船才可以自由的畅游。今天世界的交流更加蓬勃发展,中国现在有了新的名片就是高铁。中国高铁发展非常迅猛,高铁也像河流一样,高铁也是没有墙的,我们希望可以为全世界带来新的思维。
在瑞士的一个旷野的长廊,包括51个绿色长廊,就像一个一个郊野公园,每个郊野公园也建了很多绿色的桥梁,也像是一堵堵绿色的墙一样,把人们跟自然界良好的连接起来,但是他们也是生物的廊道,建立起非常好的连接体系。而且看到所有的桥下面的桥洞都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可以很好的保护桥面。这个廊道中,人民可以在上面自由的通过,车辆也可以自由的通过,鱼儿也可以在下面自由的畅游。还有很多防洪排洪的措施。这里是一些东德的管道,一道出现洪水等等,对于邻居不会导致巨大的伤害,因为在下面的水是可以互通的,洪水过来的时候也不会导致巨大的伤害。
这些墙本来是在1989年之前是有的,后来是东西德之间推倒柏林墙,当时就东西德就没有阻碍了,这就意味着将一个旧的体制在心理完全剔除了。我们希望建立起一个新的,可以帮助人们防治洪水,可以建立非常好的人文环境,这将会是绿色的,是带有景观的,也将是一种美观的。
线性公园,这是在柏林墙原来的一部分,被摧毁之后建立起来的公园。原来来说是死亡国,原来没有人可以踏足这块,这是代表旧时代,摧毁之后,可以在这里非常体会到非常新的生命,在这里可以休闲,可以渡假。虽然到现在并没有50年,里面还有非常多的生物多样性。现在还保留了原来的铁轨,就想到中国的城市,比如香港等等看到的丁丁车一样,我们希望保留一些旧的景观,可以有回忆。现在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德国联邦政府给予景观保护极大的重视,德国的联邦政府环境和自然保护部门在多达1400公里的生态环境里面建立一条绿色的长廊。德国政府的顾问,包括马可等等设计了一条绿带,是德国自然环境保护遗产中的一部分,这也受到了全世界很大的重视。因为它跟整个德国的生态环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个绿带里面,这是德国的一个绿肺。德国在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部门给予最大的重视,其目标就希望在德国的环境中能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廊道,就像是骨干一样,把德国整个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黑海的边上一直延伸到德国的内部。因此可以说在全世界来说,看到墙,看到篱笆,看到边界等等到处都有。每个国家都有,不同规模,不同大小,有些很大,有些很小,有些很萌萌哒。
我们想到墙,想到边界,他们的形象都会迸发在我们的脑海。我们看到墙体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原则,包括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和西方的设计有不一样,但是给我们带来非常丰富的享受,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本稿为大会速记稿,未经作者确认,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