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条能储水的“海绵路”建成

2016年01月11日 08:52厦门日报殷磊

改造完成的新景路外观靓丽,通过一系列设计,更能层层削弱强降雨的破坏力。

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昨日,海沧新景路完成了改造施工的最后一项工作——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这意味着厦门首条“海绵路”正式诞生了。改造后的新景路能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一系列“以柔克刚”的手段,层层削弱强降雨的破坏力,转而对雨水进行利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厦门市委市政府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去年4月初,厦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沧区新景路被列入首批改造试点项目,于2015年10月10日动工。

新景路是海沧马銮湾片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道,接受改造的路段是新景路南段,从阳光路口至翁角路口,全长近700米。和普通市政道路不同的是,这里主车道两侧的路缘石每隔30米左右就设置一个豁口。这样一来,边分绿化带和主车道不再壁垒分明,主车道上的雨水可以从路缘石开口处进入绿化带。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改造路段主车道两侧路缘石共设置了23个开口,每个开口都连接一个沉砂池,强降雨来袭时,雨水从主车道通过开口涌入绿化带,会先进入这个沉砂池,淤泥、沙土就自然沉积下来。雨水过了沉砂池这一关,还要经过砾石缓冲槽,然后溢流进边分绿化带中。

边分绿化带外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都用透水砖铺路。红、灰、黄色路砖铺就的道路宛如彩带,十分抢眼。项目负责人说,这种地砖砖体布满透水孔洞,渗水性很好,雨水可以从砖体中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它可以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降低城市雨水的径流系数,减缓下大雨时的洪峰流量,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帮助路边植物更好地生长。新景路改造总计铺了约5600平方米的透水砖。

新景路已经成功接受了实战考验。去年12月9日,一场大暴雨突袭海沧,当时已经进入改造收尾阶段的新景路改造工程在豪雨中表现出色:在周边道路都出现不同程度积水的情况下,改造路段没有出现明显积水。

【亮点】

能储水的绿化带

新景路的边分绿化带也和普通市政道路有很大区别——它是下凹式的绿地,两边高、中间低,更像一条巨大的绿色凹槽。项目负责人介绍,下凹式绿地的高处低于主车道边缘10厘米,低处低于主车道20厘米。这样的绿地,在暴雨来袭时可以起到“储水罐”的作用,消减强降雨的杀伤力。绿化带中还设置有环保雨水口,如果遭遇短时强降雨,“储水罐”盛满后,雨水就从这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人行道外侧设置了植草沟,每隔一段路,还能看到一个雨水花园,面积达几十平方米。雨水花园里种着美人蕉等喜湿耐淹又美观的植物。雨水花园也是“沉降式”的,有效水深可达40厘米。它不仅能够蓄水,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净化。项目负责人介绍,改造路段共设置了11个雨水花园,每个雨水花园都设有一个环保雨水口和一个溢流井。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