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5日消息:除了被绿草包围着的高耸钻机井架,很难再发现其他地质勘查的痕迹。这就是位于“美丽冻人”的川西北高原上的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区,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绿色勘查经验交流研讨会上,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的绿色勘查经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在山高坡陡、生态脆弱的高海拔地区,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在诺尔盖的铀矿勘查中,是如何做到勘查不留痕的呢?该局安防处调研员刘卫东颇有心得地说:“这是我们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落实勘查新理念,优化勘查方法的结果。”
实施植被恢复 改善生态环境
若尔盖铀矿发现于1950年代,1960~1980年代开展了第一轮铀矿勘查,共投入钻硐探工作量17万余米。自2006年开始,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组织所属的专业铀矿地质勘查队伍,又开展了以钻探为主要手段的第二轮铀矿勘查,已完成30余个钻孔,实施钻探工作量近2万米。两轮的勘查结果表明,若尔盖铀矿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硬岩型铀矿田。
“但是,在计划体制下,传统粗放的勘查方式对诺尔盖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刘卫东介绍,早在1959年,甘南地质队在该区发现铀异常。1960~1980年代,先后有多家地勘单位在若尔盖地区开展地质工作,采用的是槽探揭露、坑道揭露、大口径岩心钻探等传统陈旧粗放式的勘查方式,遗留了大量的坑(井)口、废(矿)石堆、探槽,探矿坑道采掘出来的废渣随意堆积或排放于地表,不仅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更重要的是,若尔盖铀矿勘查作业区海拔3100~3800米,属高原气候,气温变化大,全年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6℃,年平均气温3.7℃,气候条件恶劣,生态脆弱,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层极薄,可供植被生长的土层很薄。植物发芽困难,生长非常缓慢,植被一旦被破坏,自然恢复的概率极低,很难靠自然恢复。为改善生存环境,当地牧民曾自发地尝试过治理修复,在少数废(矿)石堆底部修建挡墙,试图保护水源及草地,并连续多年在废(矿)石堆上植树。但终因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以及缺乏科学指导,植被恢复收效甚微。
为了彻底解决先期勘查遗留下的生态问题,四川核工业地质局在实施诺尔盖铀矿整装勘查项目中,首先把生态环境修复放在了首位。
高原植被人工种植技术是恢复治理工作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恢复治理工作的成败。面对若尔盖生态脆弱的现状,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积极与四川省草原研究科研单位合作,大力开展高原生态恢复治理技术攻关。他们运用先进技术,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实施,先行对一个小型的渣堆进行植被修复现场试验,取得了成功,最终攻克高原植被人工种植技术这项难题。
在高原植被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取得成功之后,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积极开展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示范,并逐步扩大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范围。多年寸草不生、废石裸露的废渣堆上,又重新长出了郁郁葱葱的青草,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们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大力实施生态治理恢复,有效地改善了若尔盖的环境质量,降低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刘卫东介绍,通过这些年的恢复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使治理区基本恢复了自然原貌,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局在若尔盖铀矿的生态恢复治理,填补了核工业地质系统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废(矿)石堆治理的空白,对西部地区地质勘查、矿山开采和水电开发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9年7月,阿坝州政府专门在若尔盖县原铀矿勘查区召开了“全州生态建设工作现场会”,对其生态治理恢复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川省工业地质局的这一成果荣获了国防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部2013年“最佳社会责任奖”,并被列入2014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与示范工程名录。
坚持生态第一 实施绿色勘查
地质勘查既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为生态保护服务。为了从源头上做好地质勘查中的生态保护工作,尽可能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总要求,针对若尔盖地区生态脆弱和气候条件恶劣等特点,在实施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过程中,落实绿色勘查新理念、创新机制和模式、优化地质勘查方法,变过去的“先破坏再治理”为现在的“少扰动快治理”。
他们大力推广物化探无损地表技术,强化伽玛总量测量扫面、伽玛能谱、氡气测量、岩石化探检查、γ+β编录和钻孔的γ测井等技术应用,既有效保护了地表,又提高了找矿精度。同时,面对若尔盖地区生态脆弱这一现实状况,他们还大幅消减山地工程。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探矿坑道、槽探揭露”传统粗放落后的勘探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勘查过程中,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钻探设备和钻进工艺方法,采用以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工艺为主的勘探揭露方法,从源头上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他们采用静态破碎岩石技术和编织袋垒砌,创新平整钻探机场方法。对新设计的地质钻孔,从一开始就引入钻探环保新得施工理念,尽量少修或不修筑上山便道。设备上山搬迁,能用人力(或牦牛)搬迁的尽量用人力(或牦牛)搬迁。在平整场地时,为了不再让挖出的废土石渣随意倾倒、沿坡乱滚,破坏草场植被,他们采用人工挖土。遇到稍坚实的岩石,也不再用雷管炸药爆破,而是采用静态破碎岩石技术,胀裂过程安全环保,无噪音、无飞石、无粉尘、无污染、无有害气体。然后采用人工将挖出的废石土渣逐一装入编织袋,再将装有渣土的编织袋垒砌成堡坎。
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区地形相对高差大,山高坡陡,作业人员上山需借助绳索攀爬,夜班和下雨天下班时必须借助于绳索才能下山,搬运设备和钻探材料上山极为艰难,钻探设备整体更是无法搬运上山。只有将设备解体,靠人工和牦牛,才能搬运上山,劳动强度很大大。我们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少修(或不修)筑上山便道,仍坚持采用人力搬迁、卷扬机提升或牦牛驮运搬迁钻探设备和材料上山。刘卫东说,“我们采取这样的笨办法,虽然花费的人工多了,但减少了破坏,又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一新理念和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和牧民的高度称赞。”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还依靠科技进步,开展钻探科研创新,来有效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积极与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成都理工大学等院校密切合作,依托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开展了“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综合钻探技术应用示范”等科研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先进的钻探技术成果,进行集成创新,开展综合性钻探技术研究,运用LZ-73连续造斜器进行人工定向钻进、有线随钻测斜-孔底液压螺杆马达实施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和优质泥浆技术等,成功实施地质钻探小直径受控定向钻进技术,在若尔铀矿极端盖复杂地层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以钻带槽、一位两孔”、“一位三孔、跨勘探线”的定向分枝钻探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扰动。
同时,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还认真做好钻探结束后的收尾工作。终孔后,对钻探废浆液进行固化,掩埋处理,待第二年再进行覆土,并选择适合于高原气候条件的草种进行播撒,经过2~3年的精心养护,即可达到修复目的。对施工完的钻机场地,及时修复进行生态恢复,充分利用高原植被人工种植技术,从第二年起,对所施工钻机场地进行生态修复。
推动精准扶贫 实现多方共赢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把绿色勘查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实现了保护生态、保障矿产资源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他们积极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展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后已选派了12名干部到若尔盖县挂职工作。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他们积极让当地农牧民参与,投工投劳,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增加家庭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实实在在地帮扶工作,在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人畜饮水、修建村寨级公路、畜牧养殖等方面进行帮扶,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还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每年春节前,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为村民送去了米、油、方便面、矿泉水、棉被、毛毯等帮扶物资,解决受灾村民的日常生活困难。”刘卫东说,目前,我们正依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扶贫到村,规划到户,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保障其基本医疗、保障其住房)、“四个好”(要有一个好的理念、要有一条好的路子、要有一套好的政策、要有一支好的队伍)的目标,积极认真开展若尔盖县精准扶贫工作。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今后的地质勘查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施创新驱动,改进勘查方式,促使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真正使绿色勘查理念落地、落实,提高勘查水平,实现找矿新突破。并以绿色勘查推动精准扶贫,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稳定。”刘卫东最后表示。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