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9日消息:去年广东在全国首创的碳普惠制如今将从城市拓展到农村,可望更好发挥林业碳汇的生态效益。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广东省碳普惠制韶关试点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4家试点单位与承担试点建设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我省首个林业碳汇碳普惠制试点正式启动。
根据计划,试点将力争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林业碳普惠产生的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对接,并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供复制的经验。试点期间将开发林业碳普惠制平台系统,一方面对接碳排放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也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非控排企业和个人购买林业碳汇的渠道。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林业碳普惠的试点,对山区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精准扶贫进行创新探索。
现状
大部分碳汇林效益未充分体现
“广东省每亩森林可吸收固定7.8吨二氧化碳,150公顷造林可吸收、固定一架波音737飞机的碳排放,15亩造林能固定一辆奥迪车的碳排放。”省林业厅专家不久前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出森林降碳的巨大潜力。当中,韶关作为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林业等生态资源尤其丰富,然而,当地经济后发的局面也亟待突破。
在当天的启动会上,韶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2015年底,韶关林业用地面积达1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75%,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然而,人均GDP仍达不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
上月底,国务院公布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广东有包括韶关翁源县、新丰县的10个县(市)纳入。至此,韶关的绝大部分地区,共有7个县(市)都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开发受到更为严格限制的同时,也将享受到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除了接受财政转移支付,韶关也一直在探寻更为市场化的发挥生态效益的模式,并将目光瞄准了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
现场专家介绍,与传统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业减碳项目不同,林业碳汇除了具有独特的自然固碳作用,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和自然景观等其他效益。
目前,国家已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经过核查符合要求的林业碳汇减排量作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一种,可进入全国各地碳交易试点,用于控排企业履约。
广东企业先行先试。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早在2011年在河源和梅州的宜林荒山实施碳汇造林。去年5月,该项目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减排量签发的林业CCER项目。随后该项目的业主与广东粤电环保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交易碳排放量5208吨,实现国内购买林业CCER的第一笔交易。
不过,自长隆项目之后,广东一直没有第二单林业CCER获得签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的专家介绍,CCER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要求较严格,方法学复杂,审核流程所需的时间、资金等成本较高,大量森林资源无法开发成CCER项目。例如长隆项目在前期开发、后期监测计量核证等投入的成本,就几乎与卖减排量所得的收益持平。此外,林业CCER对林地的主体要求也比较严格。
[分页]探索
开发效率更高的林业碳普惠广东模式
如何因地制宜,建立广东特色的市场机制,进一步调动省内开发林业碳汇、保护山林的积极性?去年10月起广东启动的碳普惠制试点,让韶关找到了突破口。
碳普惠制是广东在全国首创的对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的减碳激励机制。近一年来,我省陆续在广州、东莞、中山、惠州、河源等市开展碳普惠制试点。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前面几个试点主要在公交出行、节水、节电等居民、社区领域试点碳普惠制不同,韶关是广东首个林业碳汇碳普惠制试点。
近年来,韶关投入大量资金,营造了140多万亩碳汇林,丰富的林业资源为韶关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搭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奠定了基础。
“广东将通过韶关林业碳普惠试点,开发操作性更强、效率更高且成本较低的林业碳汇核算与核证方法学,以更充分考虑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益,为实现林业碳汇作为 生态服务产品 进行市场化交易提供合理依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杨抒介绍,通过试点实施林业碳普惠制,使得更多地方森林的经营和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得到体现,并以此探索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精准扶贫新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模式。在省发改委此前公布的《2016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中,首次明确我省碳普惠试点产生的减排量可用于企业碳交易履约。
在实施过程中,韶关碳普惠制试点将开发林业碳普惠制平台系统,并与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对接,使碳普惠制——林业碳汇减排量可用于本省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抵消,形成高耗能、高排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生态功能区的市场化长效补偿机制。在林业碳普惠制平台系统上探索建立非控排企业和个人购买林业碳汇的渠道,鼓励社会公众以认购碳汇或捐资造林的形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从全省的层面看,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00.2万公顷。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会上介绍,此次在韶关实施林业碳汇的碳普惠制试点,省林业厅将从林业碳汇政策、技术指导、林业资源数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广东将在“十三五”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下的林业碳汇交易,推进林业碳汇自愿交易,探索碳普惠制林业碳汇交易。
挑战
需适应不同林地主体并丰富普惠手段
作为新生事物,林业碳汇的碳普惠制还要破解哪些难题,使得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带来的综合效益真正留在广东?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子教建议,一方面林业碳普惠的数据要能够容易拿到,得到认可,开发成本,目前试点的方案是利用林业系统现有的监测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降低监测与核证成本:第二是在数据核查上可以溯源,客观完整的体现,方法的适用上边界清晰。
此外,本次签约的4家试点单位分别是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营刘张家山林场、联兴林场、翁源县沾坑村,涵盖国家自然保护区、国营林场、集体林地等多种主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教授李意德则表示,不同的主体在现行政策上有不同的限制门槛,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门槛可能更高,林业碳汇的经营目标与现有政策如何避免抵触,值得在4个不同类型的试点中加强研究。
除了对接碳市场,如何丰富林业碳汇的激励模式也是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部长余洪斌表示,公众常常将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混淆。事实上森林碳储量是指在一定时点森林碳库中所积累的碳量。而碳汇量是指一年或一定时期内森林碳库碳储量的变化量,即增加量。假设把韶关的所有森林碳储量全部当碳汇量,按照目前的碳价,总额也大概是3亿元。所以需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林业碳普惠模式。
广州赛宝认证中心高级能源管理师聂兵表示,只靠交易去流通碳汇可能会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目前的计划是将林业碳普惠的减排量纳入广东的碳市场交易,而全国碳市场即将在明年启动运行,广东的林业碳普惠减排量是否被国家碳市场承认,还有不确定因素。
他建议,除了积极对接碳市场,林业碳汇的碳普惠制还将争取将碳汇减排量与政策扶持、公众认捐、林下经济等更丰富、内容更广的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鼓励省内开发林业碳汇,并提升公众节能降碳的意识。
据悉,韶关试点的方法学起草和专家研讨将在今年底完成。2017年1-6月将开展试点并完善规范文件,力争在2017年7-12月对接碳交易市场,并对试点的经验模式进行总结推广。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