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5日消息:上海是近代中国城市雕塑的诞生地,从1865年起,法、英、德、俄等国纷纷在上海建立各种纪念碑、纪念像。上海在城市雕塑初创期饱含着屈辱,但由此也让国人知道了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有的甚至成为一个时期的地标。40年后,中国雕塑家开始在上海为本土人士建立纪念像,李鸿章、杨斯盛、叶澄衷、盛宣怀、宋教仁、孙中山、李书平等铜像先后落成,这可以说是对外国人建像风气的一个呼应,更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抗争。
上海历史的回声
上海城市雕塑在记录历史、追忆英雄是有充分表现的,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顾正红烈士雕像到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宋庆龄、陈毅、蔡元培、聂耳、田汉等上百件纪念雕像,还有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五卅运动纪念碑、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雕塑群,以及多伦路上的上海文化名人雕像。这些纪念性雕塑几乎涵盖了上海革命斗争历史和文化名人群体,是上海极为珍贵的一份文化遗产,其中一些雕塑在建造过程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生动的故事,如三次建立、两次遭毁的普希金铜像;三次征稿四十年后才建成的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三易其稿的抽象化的五卅运动纪念碑等,雕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上海市民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艺术的宽容。
2000年在浦东世纪大道东端,一座名为“东方之光”的巨型不锈钢雕塑斜卧于街心广场,它张开硕大的圆盘,用长长的晷针刺挑天幕,迎接每日最早的晨光。古代的计时器日晷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转换成一种记载新世纪上海的发展里程,该作品获得了“浦东开发开放10年建设精品项目”的精品城市雕塑奖。
城市空间的精灵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载体,其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被低估,城市雕塑被认为只是一位讲述革命传统的老者、一位装点美的使者,其实它更像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个精灵,舞动着奇妙的魔棒。它还能与孤独的路人对话,与玩耍的孩童嬉戏,甚至能够改变城市的性格,弘扬城市的精神。
淮海路上“打电话的少女”就是一例,她是城市生活中与人们朝夕相处的一位姑娘,形象清纯可爱,衣着适时大方,体现了上海当时的一种时尚,一种审美,因而许多人喜欢它。我一直把她与丹麦的“小美人鱼”雕像相提并论,因为一是她们的体量都很小,放置的方式都很低调,令人感到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高高的底座);二是她们也都曾遭到被涂抹、被截肢、被偷盗的经历,但是重生的她们拥有了涅槃的永恒,越发受到人们的尊重与喜爱。
公共艺术的视野
当城市雕塑跨入公共艺术的时代,社会和公众对雕塑的公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局限于环境中的美化作用,也不再囿于自身的中心地位,而是转向更为广泛的空间,营造整个区域的艺术气氛。它用多元的、多维度的、高品质的雕塑来构成一个个社会空间,给公众提供享受高档次艺术作品的机会,提升公民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故有人把公共艺术视为是一种公共福利。在公共空间里举办雕塑展览是一种有效的做法。今年初在浦东陆家嘴出现百头彩牛雕塑逛金融城的公共艺术展示、在小陆家嘴举办的“雕塑在城市中旅行”展览等为公众提供一个亲近艺术,享受艺术的机会。
如今,减少碳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已经成为世界性主题,提倡绿色雕塑是以艺术的名义呼吁人们树立节约意识的一个好举措。宝山区每年举办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展出的作品巧妙地利用了各种废弃的机械零件,虽然保留了废弃物的原样,但是作品整体呈现的已完全是另外一种奇特的面貌,反映出文化创意与环境保护意识相融合的雕塑创作新理念。
推荐阅读: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