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的浮雕作品再现广东惠州市抗战烽火

2015年08月21日 14:02惠州日报朱如丹 陈春惠 林淑愉

中国园林网8月21日消息:“哇,这浮雕感觉很震撼!”日前,在市第三届民间艺术博览会展厅里,摆放着一幅壮观的浮雕作品,这幅浮雕反映的是惠州人民抗日战争的画面,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展的市民的目光。画面中,有飞机、步枪、大炮,还有惠州泗洲塔、朝京门。这是由市民协会员陈万景、蔡磊、庄敏和张又兰创作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型浮雕作品《永不忘却》。作品长8.54米,宽2米。市民协主席邹永祥表示,这是惠州有史以来纪念惠州人民抗日最大的浮雕作品。

四处考察,收集资料用时一个月

浮雕作品中,有被捆绑的惠州人,有哭泣的孩子,有被炸毁的房屋。日军的飞机在天空中不停地扔炸弹,屋毁人亡……惠州人民奋起反抗,戴着凉帽的客家女拿起步枪还击日寇,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西湖泗洲塔下,惠州人民在欢庆抗日胜利。这幅浮雕的创作者之一、市民协会员蔡磊,为收集有关惠州人民抗日的素材,就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蔡磊对惠州人民抗日题材很感兴趣,曾经读过不少东江抗日英烈传,为东江人民抗日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精神所震撼。当获悉要创作一幅大型抗日浮雕参加市第三届民间艺术博览会时,他就开始四处寻找资料和有关图片。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惠州人民抗日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专程两次到丰山公园,考察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壁画和浮雕。

“考虑到这幅浮雕是反映惠州人民抗日故事,所以,画面的人物造型是南方人面孔,还有南方的植物,这些细节都要特别注意。”蔡磊资料收集和人物造型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出初稿用了一周。

二稿是由陈万景主笔的,在初稿基础上进行修改,保留了原来的主题和一些创作元素以及创意。60多岁的陈万景为了兼顾家庭和创作,频繁奔波于汕尾和惠州两地,最终身体出现不适而住院。此后的制作便由两名女将——— 庄敏和张又兰完成。

大胆创新创作方式,泥塑一次成型一般来说,大型浮雕都得花上一两年时间来创作,然而,此次博览会展出的浮雕,从初稿至完成作品,前前后后仅花了近3个月时间。其创作方式更是十分大胆,采用的是泥塑一次成型的方式。[分页]

“以前都是做小型泥塑,这次用泥塑的方式来创作浮雕还是首次尝试,真的太不容易了!”主要创作者庄敏感慨万千,作品创作过程困难重重,刚开始就几易其稿,创作时又发生意见分歧,该浮雕可谓经历了许多次“难产”。

泥塑是庄敏所擅长的,她对泥有很强的把控能力。作品采用干得快、易起皱的创新材料泡沫泥。造型时,还发生了小插曲。“白泥用完了,只能用彩泥,做出来的底层泥五颜六色的。”不过,上色则是经过反复斟酌。“要思考底色是用青色好呢?还是金色好呢?还有斑斑点点的锈迹怎么做出来。”

创作期间,庄敏基本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工作室里。腰酸背痛了,贴上一块药膏贴继续干,双手磨起了泡。因为心脏不好,她还经常犯头晕。所幸的是,庄敏的儿子和工作室的学生来帮忙,站在凳子上打底层泥、做搬搬抬抬的活儿,让庄敏稍微喘过气来。庄敏说,创作最难的地方是人物造型和表情,“作品分为沦陷、抗战、胜利三部分,要分别突出人物苦难、振奋和喜悦的表情,要做得传神得花费不少功夫,得细细拿捏。”

两位“傻大姐”相互鼓励完成作品庄敏和张又兰被大家称为“埋头干活的傻大姐”。相识20多年的好姐妹,此次还是首次合作。虽然两人有过因制作技法意见不合而相互不搭理的时候,不过更多的是相互鼓励。

张又兰擅长画敦煌壁画,从平面创作到立体创作对她来说是一次挑战。在还没有完成作品以前,很多人都不看好,抱着怀疑的态度,这让她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她担心,要是中途有意外咋办?不过,张又兰把压力转化为了动力。“可以说是信念和理想在支持着我完成一件艺术作品。”

从早上8时开始创作,站得小腿肌肉僵硬,一直到傍晚6时,回家吃个饭、打个转,又回到工作室,一干又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虽然很累,但张又兰很享受,一边唱着歌一边创作。“常常想干通宵,但感觉到身体已经严重透支了。”创作期间,张又兰糖尿病发作,累得一见枕头就想倒头睡。

作品是分别在7块板上创作的,庄敏和张又兰此前都没有看过作品最后的全貌。直到展出前,他们进行钉板、挂板,拼接在一起,作品的庐山真面目才展现眼前。一幅反映本土抗战历史的艺术作品,把大家深深震撼了。“反响很好,真的很开心,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推荐阅读:

中国抗日空军英烈纪念碑落成12位英烈浮雕亮相

南充烈士陵园将建浮雕墙 纪念西充“八百壮士”

山西省长治市堆锦堆出来的“软体浮雕”

漳州南靖县靖城镇部前村 百年老宅现精美浮雕

(来源: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