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妩媚。(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苗圃管理。(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千顷绿浪万里茫茫,绿满十堰硕果累累,真正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实现了人与绿的共生共处、和谐交融。近年来,十堰林业以“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理念为支撑,以绿满十堰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开创了生态与民生兼得、生态与人文兼顾的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升华双修理念建设两个林业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市委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委三维纲要并结合十堰发展实际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它把生态建设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赋予人文建设全新内涵,是指导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方针。市林业局不仅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还紧密结合全市林业工作实情,充分理解“双修”内涵,在实践中不断诠释“双修”实质,加快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促使我市林业转型跨越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是发展的基石。市林业局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把保护生态放在首要地位,把修复生态作为我市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捍卫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屏障地位,全面促进全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力求为十堰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林业生产体系。
生态是出发点,民生是落脚点。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林业部门的重大职责,两者高度统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双修理念”体现出林业发展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追求,是科学统筹发展“两个林业”的行动指南。只修生态,不修人文,生态林业缺乏充沛的发展动力;只修人文,不修生态,民生林业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林业系统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贯彻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以发展生态林业为核心,以改善民生林业为重点,不断把十堰林业生态建设推上新台阶。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林地面积达2896万亩,森林面积达19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2%,活立木蓄积达6645万立方米,均位居全省前列。
以林业促民生,以生态惠人文,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搞活绿色GDP,走出了发展民生林业的 “十堰道路”。探索推广 “承包造林、流转造林、补贴造林”等造林模式,创新 “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造林机制,实行包挖窝、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定经费 “四包一定”管理方式,不断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步伐,提高林业基地质量。大力实施 “百千万工程” (百万亩核桃基地、千亩核桃种苗基地、万亩核桃丰产片),并纳入到市政府对县市区考核内容之中,由市财政每年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先后采取选育推广“房陵一号”优良品种、推进老园品种改良、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下乡等措施,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累计建设核桃基地114.4万亩。全市共发展各类涉林企业近30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9家,人造林产化工产品、野生红葡萄酒、木本油料、森林食品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出了“心纳海”牌、“兰花妹”牌、“天河情”牌核桃油、山茶油,“武当红”系列野生葡萄酒,“兆健”木瓜灵芝醋,“神农蜂语”系列蜂产品,“神武山珍”牌黑木耳、香菇等20多个名优地方特色产品。“郧阳木瓜”、“房县黑木耳”、“竹山肚倍”更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全市涉林行业产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
[分页]
绿满十堰。(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植树造林。(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推进绿满十堰 建设森林城市
2014年12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精神,以齐心聚力、融资添力、创新增力、全民给力、宣传发力“五力”共创绿满行动新局面,让“绿满荆楚”行动率先在十堰落地生根,使“绿满十堰”行动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绿满十堰”行动良好开局。
截至4月29日,全市“绿满十堰”行动已完成造林31.5万亩,占年度24.4万亩计划任务的129.27%,其中宜林地造林完成16.22万亩、无立木林地造林4.28万亩、通道绿化5.69万亩、村庄绿化5.39万亩,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19.69%、114.00%、221.22%和118.47%。全市共有182余万人参与义务植树1002万株。“绿满十堰”行动速度和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上下积极作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围绕应绿尽绿、绿色全覆盖的目标,把“绿满十堰”行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市、县、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科学编制总体规划,迅速出台行动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行动,迅速部署,有力推动了植树造林工作全面开展。
各地按照“区域统筹,集中连片,综合整治,绿景兼收”的原则,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绿满十堰”行动。高标准实施武当山机场,汉十、十房、十白、郧十、谷竹5条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两侧,襄渝铁路十堰段沿线等通道造林绿化工程,逐步建成多层次、多色彩、多树种混合的生态景观廊道,谷竹高速沿线已实现绿色全覆盖。大力推进丹江口库周、汉江及堵河沿岸绿化工程,抓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造林绿化工作。突出抓好中心城区、生态滨江新区、产业园区、重点乡镇等区域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面对任务艰巨、资金缺乏、时间紧迫等困难,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吃苦耐劳、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克难奋进、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林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展现出强烈的只争朝夕、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吃住在工地塑料大棚,腰系绳索登山,用风钻打窝,用火药炸窝,用骡驴运送苗木上山造林,坚持四级抽水浇灌,甚至欠账造林。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奏响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进“绿满十堰”行动的新乐章。
“绿满十堰”行动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乃至整个“五城联创”贡献了重要力量。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市已经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今年在冲刺“国家森林城市”最高荣誉的道路上步履更加坚实。
201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市林业局立足部门创建工作职责,一方面广借外力,主动向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做好汇报,争取领导支持;组织相关人员到襄阳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强化内功,组建工作专班,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协调督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40项考核指标中有27项已经达标。通过湖北省和国家森林城市的深入创建,我市生态效益日益凸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6%,城区主要道路绿化率达10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平方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20天以上,多项生态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绿满十堰,让森林走进城市;森林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通过绿满十堰行动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会使森林、阳光和水成为十堰最好、最具影响力的绿色福利。
[分页]
百里观花长廊。(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生态西沟。(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构筑生态屏障 实现绿色梦想
在实现 “中国梦”、 “十堰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十堰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构筑生态屏障,巩固发展之基,开拓发展之路,捍卫发展成果,实现绿色梦想。
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十堰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大力开展 “绿满十堰”行动,把十堰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推向新高潮。省委书记李鸿忠2015年4月在竹山县、竹溪县调研后对十堰的青山绿水念念不忘,连连称赞 “实属难得” “清澈见底的小河让人想起小时候捉鱼的日子”。
如今的十堰,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四方山生态公园主体工程已完成95%,建成了21公里游步道和3处共600余个停车位,累计种植树木30万株;张湾区花果街办、红卫街办辖内2处街头游园完成选址;组织开展了中心城区街头游园 (山体游园)普查,完成4处选址;完成了岩洞沟郊野公园建设方案设计。北京路、中岳路、东岳路沿线立交桥全部实施立体绿化。对2条国道、9条省道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共计栽植树木13万株;完成重庆路、浙江路绿化提升建设方案编制,天津路绿化提升方案正在编制中。
乡镇、村庄绿化建设成绩突出。全市上下整合项目资金,全面启动93个 “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创建,启动实施200个移民安置点造林绿化工作。
林业生态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完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1.4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了年度1447.7万亩的任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4.67万亩 (其中人工造林2.37万亩,封山育林12.3万亩);11.9万亩年度育林任务基本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97万亩。
350万十堰人民的生态之梦、人文之梦、绿色之梦、发展之梦、富强之梦,正被林业部门植根在苍茫的秦巴群山中。相信有了清澈汉江水的灌溉,有了林业人辛勤汗水的滋养,有了350万十堰人民的精心呵护,这蔚为壮观的绿色梦想,定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推荐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