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新加坡是美丽的花园城市,名副其实的绿城。走进新加坡的第一印象就是整个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一片生机盎然。到处可见绿荫如盖、绿草如茵。新加坡土地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18万、绿地面积9707公顷、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共绿地 18.74平方米、管理139万棵乔木(乔木树种主要以雨树、非洲楝、印度紫檀、盾柱木为主)。其国土面积只是三亚的37%,但乔木数量却是三亚的3倍,绿地面积是三亚的6倍。
1965年建国后不久,新加坡政府就确立了建设“花园城市”的规划目标。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为建设花园城市做了精心科学的规划和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如此,新加坡还把建设花园城市看做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建设花园城市的同时,更是致力提高人们的修养和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时代,特别是在国家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双修”“双城”试点城市的今天,认真学习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三亚城市“双修”、“双城”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加坡在城市园林绿化及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一)规划先行,起点高,理念超前,持续推进。立国初期,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概念性发展规划,这种概念规划是带根本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蓝图。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环境绿化和整治的明确目标: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的绿化;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引进更多色艳、香浓的植物种类;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更多种类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进入21世纪,面向未来,又提出对城区公园干道、森林区的林间道路、海岸线的海岸公路、郊区的乡间公路、主要出入口的迎送公路等5种主题街道,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景观设计。
(二)法治保障,令行禁止。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法制健全,执行严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台了一批树木保护和绿化的法律法规。政府加强绿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 1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等。注重严格依法管理,对损坏绿化,包括损坏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新加坡政府还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制性规定,推行立体绿化模式。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新加坡政府还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园林绿化电子档案制度,掌握每棵树的地点、种类和年龄,并由专业的育木师实施科学管理。这些指标和规定的严格实施是新加坡成为花园城市的重要保证。
(三) 网络化的城市绿化廊道。新加坡利用雨水渠、高速公路、铁路、海、河岸线等两侧建绿色廊道,这样的绿化走廊现在已有85公里,2015年要达到360公里,在绿化走廊中设置步行道,以此形成网络联系全国的各个公园和组屋区的中心绿化带,人们可以漫步在绿荫覆盖的步行系统网络中,或骑自行车来往于各组屋区之间,各种小动物也可以由绿色廊道的引导自由往来于各公园之间,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质量。
(四)绿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着眼精细化,全民参与建设与管理。新加坡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操作及养护标准,以便监督检查;积极推广承包商养护制度,把一些园艺工作如割草、修剪树木、移植树木、打扫公园等交给私人承包商负责,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邀请私人机构参与园艺养护作业,规定承包商必须采用机械取代人工,提高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新加坡90%的绿地养护已推向市场。
启示与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比,不断地审视,在学习中考察,在考察中思考,认真借鉴新加坡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三亚城市“双修”、“双城”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做好城市园林绿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规划,严格贯彻落实。今年5月,国家住建部批复将三亚市列为国家“双修”和“双城”建设的试点城市,这是三亚加快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的重大契机,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大机遇。生态环境是三亚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绿化要以科学决策为依据,不能有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增强前瞻性、科学性,保持连续性,提高系统性。为此,三亚需请顶尖的规划设计机构为城市绿化修编具有长期性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提高其权威性,保证其延续性。
(二)出台绿线管理办法,加强绿地保护。近几年,三亚城市绿地被侵占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亚城市绿化的发展。因此要明确划定城市绿线,牢固树立绿线是底线的理念, 依法确定的城市绿线不得任意调整,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随意变性和侵占。同时要加强绿线管控力度,建议立法保护城市绿线,将绿线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使规划绿地、已建成绿地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分页](三)严格按照道路绿地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保证道路绿地的供给,建设景观大道和林荫大道。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的门面,景观优美、绿量充足的城市道路对整个城市的景观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就出台了严格的道路绿地规范,强制设定道路绿化带,保证道路绿地的供给,才有了新加坡现在满目葱茏的道路景观。但是在三亚的城市道路绿化中,道路绿带被挤压,绿地率严重不达标;绿地下面各种管线多而杂乱,影响植物生长甚至无法种树;已建道路绿化带被挖掉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这些都使得我们的道路景观大打折扣。为提升三亚市道路景观品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市政府出台强制性规定,留足绿化空间,保证道路绿地供给,然后根据道路性质及所属区位合理进行绿化设计。二是根据城市道路功能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进出口道路,采取棕榈与阔叶树相结合、乔灌相结合的方式,将其建成具有较强仪式感、绿量充足、自然生态的迎宾大道;第二类是市区内部的主要干道,多种植开阔大气的景观树种,打造城市景观大道;第三类是城市次干道和区级道路,应以遮阴和隔离污染噪音等生态功能为主,打造城市林荫路。三是建议在广泛征求社会及专家意见后确定三亚市常用行道树骨干树种,避免道路绿化随意更换树种,保证道路绿化的稳定性和长期效果。
(四)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新加坡的组屋均不设围墙,而且底层架空,利于通风和绿化视线贯通。组屋区的楼群之间同样拥有大片绿地,将城市绿地与组屋区绿地联系起来,形成绿色廊道和完整的绿地系统。这种做法值得三亚借鉴。在三亚,不管是企事业单位或者小区,均设有围墙,虽然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但是很容易造成居者的封闭感,而且从道路上的视觉感官也较为封堵,影响了道路景观。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拆墙透绿、拆违建绿的方式,通过拆除围墙或改成绿植围挡的方式,将墙内的绿色美景公开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开阔道路视野,美化道路景观;另一方面,墙内绿地与公共绿地相衔接,形成连续性的、全开敞的绿地空间,这将会大大增加城市绿视率和通透感。结合城市”双修“及道路提升改造,此项举措可选择先在三亚湾、亚龙湾区域及迎宾路、凤凰路等主干道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五)加快城市绿地建设,构建城市绿道系统,完善城市绿地体系。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为50%,有大约3000 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居民住宅区每隔500米建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共建有337个公园。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构成了“花园城市”的基本脉络,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绿色空间。
三亚情况如下:截止2014年底,三亚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3%,绿地率达到41.5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8.96平方米。跟新加坡相比,虽然绿化覆盖率与新加坡相差不太多,但是三亚的城市公园体系尚未形成,已建成的公园分布不均衡,在数量、质量、规模、层次、布局、结构、特色等均与“花园城市”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市应抓住此次城市“双修”的契机,编制公园绿地近期实施规划,抓住旧城改造和拆临拆违所腾出的规划绿地,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同时,着力构建城市绿道系统,整合散碎的绿色空间,连接现有公园绿地,逐步形成三亚市城市绿道系统。在这一构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尽快清退被侵占的绿地,清理生态遭破坏的绿地,对现状生态良好的规划绿地合理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的串联,打造城区绿色通廊。
(六)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绿化质量和效果。从整体来看,我市园林绿化管理还处在粗放式管理阶段,管理队伍业务水平不高,职能部门指导、监管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是重要的抓手之一。但真正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现有管理体制无法保证精细化管理有效实施;现有人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管理资金投入不均衡也制约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精细化管理实施体系,即:制度规程精细化、程序规程精细化、作业规程精细化、考核规程精细化、服务规程精细化。二是强化园林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以制度来加强业务监督指导力度;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以先进技术引领行业管理,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管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四是合理安排资金,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按照分级养护标准认真核定各绿地的养护质量,按不同的养护标准拨付不同的管理费用,确保管理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部门协调联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施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更有赖于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以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带动城市管理诸多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快推进三亚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进程。
(七)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参与建绿,鼓励社会认养。新加坡政府从1997年开始就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绿化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并设计了一些系列化的计划和活动,让更多的公众作为经常性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如认养公园计划、公园守望者计划等。国家公园局举办这些活动的宗旨很明确,就是让更多的人进入和使用公园,让公众增加对公园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也从活动中得到知识和教育。
鉴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我市应积极建立健全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市民参与制度。首先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绿化环保意识,利用各项公益宣传、知识普及、推广讲习、观摩研修等多形式、多层次、大容量、高密度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市民对环境美化的认识和参与,培养爱绿、护绿的共同价值观。其次积极扶持和鼓励志愿者开展的绿化养护、宣传等公益活动,主管部门要设计活动载体,开展“认建认养”、校园“一人一花”等活动,使广大志愿者方便参与、乐于参与。第三,加强“绿化志愿者”网络队伍建设,加快培育“绿色非政府组织”,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力量,更广泛地发动公众参与绿化工作。第四,进一步加大义务植树造林力度,采取共建、捐建、认养、认管、绿化达标、转让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多种形式,发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作者:三亚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局长)
推荐阅读: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