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日消息: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景区内,一名男子在硕大的巨型石雕像头部又坐、又踏、又爬,行为既不文明又危险,影响其他游客之余,对雕像而言更是一种侮辱。查阅往期新闻,四川宜宾景区妇女雕像遭男子搂抱摸胸,秦桧夫人跪像胸部被摸黑,陕西旬邑马家堡关中革命旧址雕像被袭胸、亲脸,华清池景区内的杨贵妃出浴雕像被袭胸,武汉汉阳江滩"大禹妻子"雕像频遭袭胸,长沙裸身雕像遭女游客"咸猪手",南京街头、景区雕塑屡遭破坏,伤痕累累。
景点雕像遭游客破坏的消息频繁出现,着实令人心寒。无论在国内国外,中国游客的不文明现象总是被频频曝光。乱写乱刻,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讲秩序……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国外甚至有些景点下达中国游客禁止入内的禁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国人精神面貌的发展却有些滞后。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今年五一前夕,陕西省延安市胜利山景区,一名男游客因爬上雕像并坐在其头上“撒野”被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期限10年。同样在五月,新修改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确立了游客不良记录信用保留期限制度,规定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的轻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至2年。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办法》开出“罚单”,及时回应了社会各界要求严厉整治旅游不文明行为、提升国家和民族形象的诉求;同时又给出行游客事先套上了一个“紧箍”,让大家知道各种不文明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保持警惕和敬畏,不再随心所欲、“任性”妄为,践踏文明社会,是一定会到受惩处的。然而,彻底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不能单靠法律约束,景区和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
从景区来说,景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管理,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情节较轻的不文明行为可以予以口头警告,对于多次不听劝告甚至造成一定破坏的游客可以实行较为严厉的惩罚。同时,景区应做好责任划分工作,把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让监管没有空挡,才能更好的治理不文明现象。社会各界应该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力度,让公众清晰了解哪些行为是不争取的,学校、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宣传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文明旅游”的观念。作为游客,则应学会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从自身做起,守公德,讲礼仪,文明游览,安全出行,摒弃不良习惯,注意言谈举止;守秩序、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习俗,争做文明和友谊的传播者。以文明的言行举止为自己加分,为中国人的素质加分。文明旅游,才能见证一路美景。让我们从现在起争当文明公民,以实际行动共同书写文明旅游的篇章,为全面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