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新瓶”装“旧酒”倾向

2015年05月18日 08:45人民日报吴舜泽

中国园林网5月18日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多种举措,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有的地方在认识和实践中还存在“新瓶”装“旧酒”的不良倾向,应引起警惕、尽力避免。

生态文明建设中“新瓶”装“旧酒”的倾向,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有的地方将生态文明建设口号化,在传统工程项目上贴“生态”标签,炒概念、造“虚火”,实质性功课不多,这样容易使生态文明建设虚化、庸俗化。

2、有的地方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一个“筐”,将原有的国土整治、资源管理、城乡建设等常规性工作“打包”“汇总”,表面上内容高大全,实际上却是“大拼盘”“大杂烩”。这样容易使生态文明建设泛化,既不利于把握主线、协同增效,也不利于抓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

3、有的地方将生态文明建设“政绩化”,重视高投入、见效快的人工建设,忽视“慢工出细活”的自然恢复;重视大项目、大工程,忽视生态文化建设和公众参与;更有甚者,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名义,上马一些不顾自然条件、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这样容易使生态文明建设短期化和异化,使其偏离自然规律。

造成上述不良倾向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新生事物,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领域多、难度大、创新性强,对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需求,这就导致这些地方的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二是一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大环境相对滞后。政绩考核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未将生态环境的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纳入政绩考核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财税政策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平衡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短期的经济发展行为与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难以兼顾,只好把现有“成色不够”的工作进行“染色包装”。三是一些地方试点示范未形成体系。一些地方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但由于名称相近、任务相似、空间相重,部门和行业分散驱动,存在条块化、分割化、碎片化的趋势,没有较好地形成合力。这就造成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出现不少“贴牌”和“套牌”工程,为了“帽子”不考虑客观条件。

克服“新瓶”装“旧酒”的倾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厘清概念内涵,出台评价指标体系,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环境、奖惩机制,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形成上下有序、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奠定基础;坚持亮红牌和树标杆“两手都要硬”,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甄别、研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深入持续地推进试点示范,不求数量多、范围广、声势大,而在探索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和推进路径方面攻坚克难、深耕细作,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作者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阅读: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 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50个核心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 用好制度“杀手锏”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