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8日消息:近日,连云港市海洋渔业局、高公岛街道、淮海工学院、牧洋养殖有限公司、帅森水产专业合作社等5家单位以“政府+院校+企业”联合增效模式在高公岛街道正式签订大型海澡养殖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是以政府提供政策及资金扶持,企业负责项目具体开发实施,院校提供科技支撑的办法,着力实现近海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让经济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今年高公岛大型海藻养殖生态修工程项目,主要围绕核电发电场区及港口近海海域实施人工养殖江蓠300台、坛紫菜300台、海带600台,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此次近海生态修复项目也是连云港近海生态修复工作的一次尝试,通过这次养殖试点积累辖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经验,为下一步全区近海生态修复扩大规模提供可靠依据。
驻高公岛街道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成员董志国博士告诉记者:淮海工学院海水养殖科技团队,负责为大型藻类养殖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工作。生态修复大型澡类养殖项目主要是利用海带、江蓠、坛紫菜等大型海藻生长需要,从海洋环境中吸收氮和磷等成份,从而防止海洋过渡富营养化,有效降低近海工业企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目的。
据帅森水产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连云港近海渔民在海域养殖使用方面,主要是利用头年9月至次年4月时间段进行条班紫菜养殖,生产周期短且养殖品种十分单一,海域使用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均处在闲置状态。该生态修复项目所养殖的大型藻类除了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外,所引进的江蓠、坛紫菜、海带等大型海藻收割方便收割且有较高经济价值。江蓠是从4月起放种,生长期至8月结束。坛紫菜种苗是从8月底投放,11月底采收结束。仅高公岛街道海域面积达11万余亩,生态修复扩大规模空间很大。如果该项目试点成功,多种大型藻类的错开养殖实现海域使用率最大化,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必将极大激发企业及当地渔民生产积极性。生态修复也将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增收的另外一项重要抓手。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