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近日,福州许多路段的绿化隔离带,经常有园林工人“组团”清理树池中的枯叶,而且每次都清理得非常“彻底”,树池中的部分泥土也被扒到了路面,晴天加剧扬尘,雨天则变得脏兮兮。市民认为,如此大动干戈清理枯叶不但不能美化环境,还有劳民伤财之嫌。(4月14日《海峡都市报》)
城市街头飘落的枯叶,除了极少数条件适宜的路段可尝试“落叶景观道”,绝大部分还得作为垃圾及时处理掉才行。不过,对于散落在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周边的枯叶,是否也要像掉在马路上那样,一视同仁地“彻底”清理,乃至“拖泥带水”地弄脏了路面?我看当地市民的质疑,并非关心过头和刻意挑刺。
负责福州路段保洁的几家园林养管公司,是不是出于“工作实绩”的体现,才不惜耗费大量人力把树池枯叶捡得干干净净,对此无妨暂且不议。但福建农林大学等相关专家的说法,则已基本否定了某些养管公司认为“飘落病态枯叶传染其他植物”的可能性,且枯叶覆盖并在植被上腐烂的过程,也不太会影响水分和化肥的流进土壤。这就是说,园林工人不厌其烦地清除所有落叶,其实只是为了一个标准模糊的“不致影响景观”。
城市环境的美化、洁化和净化,当然包括了对街头落叶的及时适当处理。然而,为了印证“工作实绩”的增量加码,只顾一处、不及其余地片面追求“景观效果”,则非但有可能“扒”出另外的“景观瑕疵”,事实上也未必符合佳的“综合效果”。譬如,像福州这样,“叶”无巨细,都得“除”之而后快,一则时有“扒出枯叶拖出泥”,二则确易招致“为工作而工作”的坊间质疑。
“叶落归根”可能是好的景观效果。倘若福州的有关园林养管公司,愿意去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这句老话,其可能比普通市民早就了解过以下参照:在我国台湾省,园林养护工人只清扫枯枝,对树池中的枯叶只适当清理,大部分都是让其自然氧化。至于园林部门担心的“风一吹满街都是枯树叶”,台湾的做法是树池用铁皮或木板围在四周,树池高出约20厘米,这样枯叶不但不会被风吹走,腐烂氧化后有利循环利用,还能省去清理和运输费用。
转变观念天地宽,枯叶也是一种“宝”。就城市道路的美化保洁来说,在清除“枯叶垃圾”的同时,以低碳、环保和综合利用的思维,大程度地起到“叶落归根”的双赢作用,不止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更能折射和显现人文管理、集约管理、科学管理的好效果。这样的细节用心与统筹兼顾,其实才是升级和升华的“景观效果”。
“叶落归根”是好的景观效果——公众的合理期待和良好愿望,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闻风而动、精益求精。
推荐阅读: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