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4日消息:习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把发展经济的主动力转到低碳绿色、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来。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对于建设美丽大连,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意义重大
第一,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赋予了绿色经济新的内涵和使命。改变过去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和人口红利及资源环境消耗式的高速增长模式,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走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支撑和特点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把发展经济的主动力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质量上来,转到低碳绿色、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二,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三,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战略之举。发展绿色经济,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确定“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正是传递出这样的积极信息:宁可让发展速度降下来,也要转变发展方式,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道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之举。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面临挑战
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挑战。当前,从政府部门对绿色经济的认识和理解看,大多停留在理念的层面,没有主动、深入、系统地思考什么是绿色经济、为什么要发展绿色经济、如何发展绿色经济,以及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哪些社会制度、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等的调整与安排等根本性问题;从环境治理结构看,尚未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的环境保护公共治理结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二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制造业和传统的污染密集型行业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仍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经济和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取得根本性转变;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以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难题。
三是科技创新落后的挑战。尚未建立起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市场机制。一方面,尽管已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还停留在解决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等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的基本问题上,缺乏对新型产业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以及在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集中投资;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上,技术引进较多,自主研发创新普遍不足。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主体路径
其一,强化新常态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一要树立绿色发展的政绩观。政府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应改变传统的政绩考核观和社会发展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倾向,加大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逐渐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二要倡导绿色发展的生产观。企业是绿色生产的主体,必须积极承担起环境责任,需要严格把好绿色生产的准入关,强化绿色生产标准,加强绿色生产管理,积极发挥高新技术在绿色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实现绿色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三要推行绿色发展的消费观。绿色消费有利于带动绿色产业的茁壮成长与快速发展,社会公众要增强绿色自觉,践行绿色理念,坚持绿色消费,实现生活增彩。
其二,转变新常态下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要推进绿色增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着力改变传统的增长依赖,切实把经济运行的重心转到建立起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模式上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增长为路径,把好新投资方向,培植新消费热点,壮大新市场主体,推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增长点,努力实现均衡高效稳健增长。二要加快绿色转型,力推结构调整升级。着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动投资转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节能建筑、有机农业等领域。三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激发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制定创新驱动顶层方案,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其三,优化新常态下绿色经济发展环境。一要坚持有效生态保护措施。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二要强化法律制度刚性约束。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三要完善绿色产业激励政策。一方面,设高门槛,禁止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进入;另一方面,对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扶持,加快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中共旅顺口区委政研室)
推荐阅读: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