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8日消息:在国务院多个部位联合下发通知后,各地相继展开了对高尔夫球场的清理与整治,但某些地区存在着整治行为粗鲁、野蛮的现象。据报道,称位于秦岭山脉南麓的陕西柞水县境内,曾引发舆论关注的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已拆除,但拆除过程较为暴力,存在野蛮毁绿的问题。(1月27日《南方都市报》)
秦岭地区山清水秀,乃是陕西及关中“绿肺”,在这样的地方建造高尔夫球场,供权贵娱乐休闲,是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而柞水县乃是国家级贫困县,山沟里仍有不少居民靠天吃饭、住草房、走泥路。两相对照之下,高尔夫球场的存在尤其刺眼,势必会引起极大的民愤,在此次整改潮中即被作为重点整改对象。
我们现在已无法、也无需窥测当初各地争相投建高尔夫球场的初衷与目的,但近年来大量上马投建的高尔夫球场浪费资源、引发舆论不满、助长奢靡与腐败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国家此次整改高尔夫球场的举措之理由也正是为此。这原本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央的整改政令落实到地方,往往演变为一种与政令不畅相反的情况,笔者将其称之为报复性整改。
所谓报复性整改,乃是对整改对象的过激的、野蛮的、矫枉过正式的整改方式,即如本文所引新闻报道中所体现出的,针对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野蛮毁绿、铲除草皮、令黄沙地直接暴露等整改行为,即是典型的报复性整改。事实上,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实施中,类似报复性整改的现象并不鲜见,往往是中央针对某种不正之风下发整改通知,地方即会将中央的整改政令进行过激化理解与执行,以至于出现矫枉而过正的情况,甚至往往不惜以野蛮的破坏性的方式来贯彻、执行。
报复性整改行为出现的原因不难揣测,一是政策执行者以坚决的、矫枉过正的执行态度与不正之风划清界限;二是整改政策执行者为了表达对中央政令执行与贯彻的坚决、有力,表达对上级政令的无条件拥护,贯彻唯恐不力;三是整改政策的执行者为迎合普通民众对之前不正之风的不满,满足普通民众的报复性心理。所以现实情况往往是先前的现象越是不合理,后来的整改措施就越是迅猛与野蛮。
破坏式的报复性整改往往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乃是劳民伤财之举。即如高尔夫球场来说,绿地已经形成、绿化空间已经存在,在原有的绿化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整改,将属于私人的领地还原为公共空间,既延续了生态,又节省了资源,无疑是事半而功倍的方式;而野蛮式的整改将草地铲除,将沙地裸露,坐等来年的绿化,劳民而伤财,更严重的是,绿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必将对自然生态造成短期内无法弥补的伤害。
一片山林是如此,一个行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某些在社会领域内的整改亦可作如是观。社会整体虽不尽合理、但也算有序的生态与秩序的形成来之不易,乃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即使欲整改其中不合理部分,也应徐徐图之、缓缓改之,因势利导,以和缓的政策潜移默化之,方能收到实效。而野蛮的、破坏式的报复性整改不但会造成巨大的人力与财力的浪费,也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生态、扰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伤害了社会元气、伤害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虽改正了某些问题,但它所带来的问题与弊端恐怕更多,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更久远。
推荐阅读: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