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3日消息: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而第二站则选在了云南洱海。习近平20日上午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走上木栈道,湖水荡漾,苍山云绕,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1月21日新华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演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于这一论断,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具体又当如何贯彻和实施呢?
历史之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自古以来,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定律。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对此,《人类环境宣言》写道:“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诞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积累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从而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遥望过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古文明无一不发源于水源丰沛、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地区。这四大古文明曾经都是世界文明的象征,其繁荣昌盛曾一度令它们站在世界闻名之巅,为世人景仰。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
然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造成阻碍甚至致命的毁灭。历史表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后来均因生态环境遭到毁坏而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或中心的转移,其辉煌与灿烂化为了漫天黄沙,被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只余下了中华文明一枝尚存。然而,后来,生态恶化给中华文明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自秦汉以来近两千年来的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大规模的边防军“屯垦”和“移民实边”开垦等)和连年战乱等人为原因使得原本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变成了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坡。辉煌了近500年而堪称世界之最的楼兰古城,也因盲目滥砍乱伐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水分减少和盐碱日积而于公元4世纪最终消亡。1950年代,“大跃进”时期,“以粮为纲”的非理性垦殖政策引发了持续数十年的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乱象,“大炼钢铁”“三线建设”之类的跃进式工业政策也制造了“靠山、隐蔽、进洞”等极不合理的工业布局,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遭遇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集中的污染与破坏。以湖北省为例,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全省产林县由46个下降到了32个,成林、过熟林蓄积量比建国初期下降了50%。1980年代中期,在“有水快流”的资源政策主导下,各地掀起了一股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风潮,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深重危机,甚至出现了生态难民的恶果。再如,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县”的曲麻莱县也曾因缺水,其县城不得不两次迁址,被废弃的旧县城繁华不再,成为了一片荒凉的废墟。正所谓“生态衰则文明衰”。
对此,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就告诫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前车之鉴,历史之训,值得我们牢牢铭记和深刻反省!
精髓之要:着力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精准把握“生态兴则文明兴和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精髓,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称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对此,可以习总书记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宏观指导。
第一层次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指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重要,要统筹全局、综合决策,力求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切忌绝对而僵化地厚此薄彼。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过度建设和不当建设的问题。譬如,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的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就在生态建设上存在“脱离实际”和“好大喜功”的非理性问题。
第二层次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指不能眼光短浅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譬如,贵阳市近年来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为保护生态,2009年拒绝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的项目289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不过,地方上“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惯性还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譬如,青海省为发展本省最大的煤田——木里煤田,于2013年将作为国家级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黄河支流大通河水源涵养区的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缩小了5%,将原本禁止开发的两大矿区划出了该保护区。
第三层次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直接促进甚至转化为经济发展。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态资产,可通过直接和间接利用,转化为生态资本而产生经济效益。换言之,我们要将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近年来,浙江丽水立足于本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实施青山绿水转型升级战略,发展生态旅游,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共赢的好路子,值得推广和借鉴。(杨朝霞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