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创新的循循渐进和持续永恒

2015年11月18日 14:53中国园林网胡金

婺源村景

婺源村景

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近日,2015年第五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其中第一场行业论坛围绕着“创新意识”展开讨论。在场专家就目前景观工程俯拾皆是的抄袭现象表示忧心,认为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理性分析了当下风景园林行业对于“创新”的需求,及创新的可操作性及范围。

创新的核心离不开人

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RMIT非正规工作室创始人兼设计总监何志森在演讲中提到,美丽乡村原有的、适宜居民生活的景观设计应该保留下来,而不要为了创新去破坏它。对此,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管少平也表示,当下不少创新只在于一个形式,不去思考创新的价值及创新对人的影响,“假如我们家门口一条小河养了五代人,养育的好好的,你是不是觉得不自在?这时候非要去创新,创新什么呢?”

创新虽然不能偏离于人,但也并不仅仅是以人为本,所有的创新应该首先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墨尔本大学景观学院院长Virginia Ann Lee就在论坛上说道,“景观,我个人来看就是自然跟文化的载体,创新就是要了解文化和自然关系是怎么样的,然后用一个全新的方法来诠释。”要从日常生活层面来谈创新,应当理解当下人们所在的空间和所身处的社会,在此基础上的产生一个影响。创新不是抛开大多数人类的天马行空,而是为人类向前发展而服务。

并不是否定天马行空的创作,而是空间的承载是要切合人类实际需要。有些创新也许在今后能满足人类的生活,但并不有利于当下或当地发展就不应当采用。

[分页]

第五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论坛现场

创新的范围可大可小

创新可以是整体的创新,如价值取向、设计思路等,也可以是具体的创新,如花园围墙的立与不立之类。创新范围的可伸缩性,是对所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肯定,给行业培养匠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记得曾有一篇新闻指出,中国的企业家张嘴就是做大做强,反观德国中小企业却有一种不以小为卑贱、不以小为低下的精神,其产品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在场专家也有提到,说创新在行业内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长此以往造成了众人的好高骛远,不少学生甚至是设计师对立异标新过度追捧,为创新而创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刻意去强调,进而攀比成风,就会失去本真。景观创新同理,过度的追求创新,以至于最后偏离创新的本意。

对创新范围的划定是对创新的深刻认识。它指出创新并不单单是表层的形式改变,也是内里的不同,比如用旧的东西来诠释新的理念,当然这个理念一定是适合人类发展需要的,再好的景观也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新的期限持续永恒

“不一样的景观是有一个文化背景的。创新需要在这样一些文化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一个演变和进化,而不是一个大跃进式的设计或者是变化。”墨西哥247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兼设计总监Aramando Oliver在论坛上表达了自己对创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肯定了创新要基于生活也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创新与继承的相辅相成。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古镇、古建筑的思路,当然一些业内人士早已开始行动了。

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联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在富阳桥洞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即是对创新和继承两者之间关系一次很好的诠释。对当地建筑一是就地重建,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二是通过望闻问切,进行深度改造。在此过程中,还用到了新夯土技术、新抹泥技术等。

在这里,创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对当代科技的利用,为古镇古建筑的流传及发展提供了一个缓冲带,很好的保护了历史文物,也更适合当代人的需求。这样循循渐进的创新是理智并持续永恒的。正如孟兆祯院士所讲,“习古、研今,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生态观将永远持续发扬光大。”

推荐阅读:

中国建设设计院副院长李存东:景观设计之心相自然

夏岩:与环境共生的景观设计

广州:千灯湖公园获景观设计大奖

杭州南站东西广场景观设计展现“萧山本色”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