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飞鸟到红树林安家
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弹涂鱼在泥滩上跳跃,白鹭信步于红树林和潮间带滩涂上,潮涨潮落,这静谧和谐的一幕就出现在同安湾下潭尾。记者昨日从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构建项目组获悉,该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下潭尾开启了从遍布养殖废旧设施和建筑垃圾的天然堆场向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变身的历程。在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的资助下,厦门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们启动了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构建项目。
2013年1月,厦门大学团队接手“重塑”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对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滩涂和红树林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摸底调查,制定了人工放流滩涂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其他海洋潮间带生物的方案,并建立了4个以秋茄为主要树种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
从2014年1月起,项目组根据潮水、温度等环境特征以及生物习性特点,在保护区内及其周围滩涂中开始分批人工投放适合当地生长的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多毛类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4个保护区的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显著增加,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99倍、4.76倍、1.19倍和2.8倍,湿地滩涂和红树林生物种类则由项目开始前的20多种增加至目前的80余种。
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显著提升,意味着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滩涂和红树林良性生态系统已基本搭建成型。一个能反映下潭尾环境生态变化最直接的指标是,曾经销声匿迹的白鹭近期越来越多地回归了下潭尾,滩涂上也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弹涂鱼。
背景
2011年,我市启动了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共清理滩涂125公顷,种植红树林42.8公顷。经过4年多的造林培育,如今的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接下来,红树林湿地公园将继续实施二期工程,再新增总面积约31.7万平方米的红树林生态岛屿2座,建设引育种中心,同时结合公园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生态功能布局,开展码头、水道、观光步行道、科普廊道等市政及旅游休憩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一湾两岸、三片九区”的功能分区格局,预计到2020年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将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推荐阅读: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