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9日消息:今年的9月6日,是我区第10个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保护日当天,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组织实施了包括可移动文物普查、大遗址保护、古建筑维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等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区有不可移动文物古迹2.1万余处,国保单位141处、区保单位319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00多项。全区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50万件(套)。元上都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呼麦、长调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3项、国家级传承人42名,自治区级名录项目299项,自治区级传承人399名。
我区还有3处贯穿东西的特殊大遗址———长城、岩画长廊和草原丝绸之路。我区境内7500多公里的长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古代岩画5万多幅,东西绵延几千公里;还有著名的草原丝绸之路。此外,我区还命名了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6个蒙古族长调、呼麦传承基地。
“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额尔敦毕力格说。
目前,我区正在进一步探索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说话”,进一步扩大草原文化的影响力。
推荐阅读: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