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全国近期知名景点集体涨价 民众直呼“玩不起”

2014年09月19日 10:32新华旅游

中国园林网9月19日消息: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国内景区门票便“涨”声四起,频频“破百”的票价让民众直呼“玩不起”、“游不起”。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专家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而长远来看,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谋求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期景区门票涨价一览表

国内5A景区均价迈入百元时代

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伴随着十一黄金周旅游旺季的到来,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又开始新一轮上调。 
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

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9月16日,国家5A级景区之一的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发布调价公告,宣布门票价格将从105元/人次调整为130元/人次,执行时间为2015年5月10日起。

8月份,宜昌三峡大瀑布景区举行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提出目前门票价格偏低,拟将门票价格由98元/人次调整为128元/人次或130元/人次。

7月1日起,云南大理苍山景区票价由30元涨到40元。

7月1日,苏州园林主要景点门票价格进行调整,其中,拙政园旺季票价季由70元调整至90元,虎丘从60元调整至80元。

6月10日起,“中国最年轻火山岛”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门票价格由90元调整为115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频频上涨,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超过百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2013年我国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所有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52.94%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例如:武当山、黄山、九寨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14个景区的门票价格高于200元。[分页]门票价格上涨“两头叫苦” 涨不涨是个问题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

玉龙雪山景区经营不佳涨?

此番涨价的玉龙雪山景区就在听证会上指出,玉龙雪山景区目前经营状况不佳,过去的3年门票收入减去支出是负数,25元的涨价幅度是合理的。

广东丹霞山景区“哭诉”入不敷出

广东韶关市物价局2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广东丹霞山景区门票价格由目前的平均价格170元,涨至200元,并于发布公告之日起半年后(即9月1日)正式执行。

消息一出,引来不少网友的“攻击”,有网友称“门票涨价太贵玩不起”。针对网络反对言论,丹霞山旅游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彬表示,景区目前还是沿用2004年的门票价格,但十年来,员工的工资要涨、景区的设施要完善,仅用于申遗和创建5A就投入了1.5亿元,虽然政府支持,但资金缺口仍非常大,现在每年需要向银行偿还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           

相关法律法规

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上涨。

《旅游法》草案明确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草案相应对景区随意涨价行为作出限制: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严格控制门票和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上涨,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

中外门票收费对比

面对国内景区高起的票价,让我们看看一些世界著名景点的票价水平如何?旅游大国在制定票价时有怎样的考量?有人进行了这样的对比。张家界的门票是美国黄石公园门票的4倍,游览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门票折合人民币仅45元,参观法国卢浮宫也只需花费85元人民币,而日本富士山则完全是免费。美国的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大约人民币94.5元;大烟雾山国家公园是免费的;西班牙的米拉公寓约58元人民币,然后古艾尔宫是免费。
国外不少国家级和市级公园一年四季都免费开放,如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国外的公共博物馆很多也是免费的。

很多国家不会因为景点“有名”或以“保护文物古迹”为由随意提高门票价格,而是通过区域内某些景观额外收费、限制票量、分时段分批次进入参观等办法,严格控制客流量。比萨斜塔每天分批次(1小时2至3批)对游客开放。

数据显示,在很多国家,门票收入在景点运营费用中占比不大,仅20%左右,绝大部分的运营费用都来自政府补贴和个人捐助等。

除了享受政府补贴,外国不少名胜会利用自身资源从事商业开发,以筹集运营资金。世界闻名的墨西哥金字塔每年收入可观,但绝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门票销售,而是来自酒店业、餐饮业、纪念品和工艺品销售、出租车和导游费用。

与门票收入相比,很多国家更看重人文景观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效应,以及对旅游业的整体影响。因此,采取景点“低价政策”可以让更多人拥有受教育和受熏陶的机会。 
如何走出门票经济怪圈?

专家吁向产业经济转型

从根本上来看,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一些景区因其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了天然垄断,这些景区之所以频频涨价,其中,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是重要原因。

刘思敏,一般来讲,门票花销约占消费者旅游消费的10%左右,因此,地方政府要适当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阶段,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

“要把门票带来的收益贡献下降到比较次要的位置,才能缓解景区门票涨价的冲动。”刘思敏说,地方政府不应向门票涨价抱以过多诉求,反而可以采取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票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而向树立地区品牌、升级经济体系、发展关联产业等转化,比如杭州市采取的西湖免票举措经验就可以借鉴。

“长期以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一直是‘以门票经济打天下’。”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曾表示,要拉动旅游消费总量,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改变旅游增长方式。未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一定程度上阻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降低景区门票或免门票,不一定会减少旅游收入,还可能拉动旅行社、酒店、餐饮业、交通等相关产业收入的增长。

【景区转型案例】

西湖自2003年开始实行免费,数据显示,景区每年因此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国家信息中心旅游研究规划中心主任石培华曾表示,国务院的《意见》里: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他认为,民营资本在保护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产品供给的同时,也能增加地方税收,摆脱门票依赖。

石培华曾分析:如果投资渠道多样化,市场化程度更高,那么效率就会更高,如果管控得力、监管得力的话,并不是说一市场化、一民营化门票就高很可怕,不见得。

推荐阅读:

莆田:市长实地调研绶溪公园文化景点规划建设

浙江龙泉:龙渊街道“一村一特色 一村一景点”

南京:有景点被大树“抢镜” 市民盼树木“理发”

江苏:金榜大市场门前多了处小景点

 (来源:新华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