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垃圾桶在社区十分罕见
中国园林网9月1日消息:向先生来汕务工一年多,细心的他发现,城区道路上“站岗”的分类垃圾桶,在居民小区里则变得十分罕见,就连普通垃圾桶,也为数不多。对此,向先生感到很疑惑:为什么这种有益于环保、节约资源的垃圾收集工具不设在社区呢?
就向先生所反映的情况,记者日前对市区部分居民小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多数小区无分类垃圾桶
记者来到向先生住所所在的百花路,这里集聚有芙蓉园、玉兰园、海棠园等多个开放式住宅小区,人口密度较大,流动人员和车辆众多,然而,由南街到北街,再到东巷,分类垃圾桶的确难觅踪迹。同样是开放式小区,朝阳庄与前者有着相似的情况,分类垃圾桶在区间道上几乎是稀罕之物,尽管部分巷道零零散散地分布有几个普通垃圾桶,但废弃物品、生活垃圾依然出现在区内多个角落,形成卫生死角。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东区一些封闭式新住宅小区,发现对比此前走访的开放式住宅区,这些小区环境优美,卫生条件好,小区垃圾桶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多数小区内分类垃圾桶数量屈指可数,收集垃圾的工具基本上都是混合式大垃圾桶。[分页]
居民不识垃圾怎分类
在部分配套有分类垃圾桶的小区内,记者对垃圾桶内容物分别进行了观察,可以看到,分类垃圾桶内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混杂在一块,在不可回收桶内,有废包装纸、塑料袋、易拉罐等可回收类垃圾,在可回收桶内,则有果皮、枯死的植物等不可回收物。有的分类垃圾桶,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桶空空如也,全部垃圾都在危 险垃圾桶内。分类垃圾桶颜色分明,桶身也印有醒目的提醒标识,但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
走访时,记者询问了一些小区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绝大部分人知道分类垃圾桶与普通垃圾桶的区别,但是如何分类垃圾、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则无一人能清楚准确地回答。
对于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多个小区的物管人员表示很无奈。“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做到垃圾分类,设这种垃圾桶也没用啊!”一名物管经理说,许多市民习惯将垃圾一股脑扔进楼层混合式垃圾桶,待清洁工清理回收。如果换成分类垃圾桶,可能多数人还是没有分类意识,依然随意倾倒垃圾,这样反而增加了清洁工的工作量,因此垃圾分类实施起来很难。
推荐阅读:
(来源:汕头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