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8日消息:上海里弄从十九世纪末最初的“老式石库住宅”形式开始,逐渐发展出了旧式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和公寓式里弄等几种形式。
里弄曾经是上海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建筑类型,它是江南地区的吴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下的居住形态,是一种跨文化建筑。里弄承载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记忆。
彰显上海特色风貌的需要
上海作为近代史迹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建筑荟萃、城市风貌独特。里弄在城市形态上,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是构成上海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里弄发展的几种形式,融合了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鲜明风格,体现了近代上海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轨迹。
因此,保护好里弄是上海名城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里弄是上海里弄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彰显海派文化建筑风貌的载体。保护里弄也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
里弄不仅体现了建筑文化特色,还展现着人们世代生活在其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弄堂游戏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盯核子、造房子、拉铃子、刮片子、掼结子、抽陀子等,这些都曾经是弄堂里小孩生活的乐趣。对许多老年人而言,这些弄堂游戏则更是一种珍贵的回忆,每种游戏都饱含着他们不同的情感和儿时的记忆。
因此,上海里弄是市民的生聚之地,是市井生活和弄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继承里弄文化,是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文化复兴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加强里弄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大保护力度改善生活设施
目前,里弄的居住条件拥挤,建筑风貌破败、设施老旧、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等问题已变得十分突出。里弄住宅既要加大保护力度,又要努力改善里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里弄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工作复杂而艰巨。
近些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里弄保护有关政策文件,如2002年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年在总体规划确定的风貌保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划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 最近在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组织的《上海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展调研课题》 和其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相关管理部门正拟提出新增和扩大里弄保护和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
除了划定里弄风貌保护范围,为改善里弄住宅居住生活环境,市房管部门还通过试点提出里弄住宅在保护风貌的前提下,每户都有灶卫设施的“成套改善”计划。对住户密度较高、难以通过房间分隔满足每户灶卫成套的,则在征得住户同意后通过置换迁出部分或全部居民,再进行里弄住宅的整体保护修缮和设施改善。如蓬莱路303弄、北京西路张家宅、陕西南路步高里以及新天地、田子坊、提篮桥、八号桥等都做了积极保护和更新的探索。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更多市民的关心下,大量的上海里弄遗产得到了较好保护和合理利用。这既解决了居住等基本民生问题,同时也保护了上海特有的里弄文化风貌,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推荐阅读: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