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9日消息:在近日我市出台的《温州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2014年度实施计划》中,推进森林碳汇能力建设占据了一定比重,计划中提出要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碳汇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碳汇、沿海防护林建设等项目,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有专家指出,发展城市森林减排贡献巨大,与工业节能、改变能源结构、改变产业结构等需要大量高新技术、巨量投资的办法相比更省时省力且有效。同时,发展碳汇林业,也被认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我市结合实际,通过发展林业碳汇,加快温州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林业碳汇成为我市森林城市创建的十大绿化项目之一,发挥着巨大作用。
林业碳汇
温州先行一步
其实早在6年前,温州人就已跟碳汇结缘。2008年11月,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在我市成立,随后温州诞生了全国第一个“零排放”的低碳专业市场和低碳小区,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事件。
温州专项成立的时候,发起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温州木材集团公司、苍南振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顺泰木业有限公司、永嘉县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温州市中碳林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共认捐资金520万元。
到2013年为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温州碳汇专项基金已经筹集碳汇资金7430多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3030万元,社会捐资4400万元。在全市总共实施了32个碳汇项目,其中26个碳汇造林项目,6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总面积13.0658万亩,其中碳汇造林项目4.8857万亩,森林碳汇经营项目8.1801万亩。我市林业碳汇项目中通过计量的27个项目,预计能获得净碳汇量105.71万吨二氧化碳。
大胆创新
碳汇成果在全国前列
几年来,温州的碳汇发展不仅是本地关注的焦点,也是全国关注的焦点。温州碳汇工作多次进入央视访谈节目,创建全国第一个低碳专业市场的温商白琼璟,先后两次受邀前往联合国气候大会介绍本地的低碳生活。
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建立后,为给专项项目的规范化运作提供制度保障,市林业局制订了《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基地验收、资金管理、项目宣传等要求作明确规定,目前已实施的5个碳汇林业项目都严格按照《办法》实行规范化运作。
此外,我市不断拓展碳汇林业新领域。制定全国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技术规程——《温州市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技术规程》;实施全国首个森林经营增汇项目,2010年面积2万亩的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增汇项目在文成启动;我市还组织实施《温州市碳汇林业发展十年规划》,碳汇林业建设工程将由单一的碳汇造林项目向碳汇造林项目、森林经营增汇项目、森林保护项目及加工利用项目拓展,努力从营造、抚育、保护和加工利用四个环节增加森林有效碳汇。中国首个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研究院也落户在我市。
广泛参与
低碳理念已深入人心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周杭勤,曾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汇入90元钱,认捐三棵碳汇树,为了抵消她学车产生的碳排放。自“结识”碳汇以来,她已共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了多次碳汇。虽然作为学生,她没有太多钱,但在平时她会和同学一起利用学校园林系的温室大棚种植小花卉,制作成小盆栽,然后在学校、社区开展易物活动,换取废旧报纸、塑料瓶等物品,并把所得物品卖给旧货市场,折现捐给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蔡晖,投资营造了我市首个碳汇林。他说,随着这次投资,低碳的理念就已深入到他的生活中,现在他就把过去高油耗的吉普车换成了油电混合动力车,一年的汽油消耗比过去少了三分之二。
这些温州人生活的改变,这几年在我市各地都在上演。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造林固碳意识,掀起人人关注林业碳汇的热潮,激发人们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的社会责任感与热情。市林业部门近年来编印了各类宣传手册、折页、科普展板等,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举办了如“千校万人同栽千万棵树”、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推荐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