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2日消息: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大化县境内以喀斯特地貌分布为主,属典型的石灰岩高度发育地区,土壤抗水力侵蚀能力较弱,植被覆盖率低,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差。自2010年大化县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后,对石漠化山区开展综合治理,着力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和破坏植被,并大力植树造林。先后投入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资金3.5亿元,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大化县不断转变思路,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推进生态建设经济化、产业化。今年以来,大化县还先后在六也乡边弄村,大化镇仁良村、古感村,七百弄乡弄腾村、都阳镇都阳村、羌圩乡那良村等地建立山葡萄种植基地,共种植野生毛葡萄及两性花毛葡萄2100多亩。同时,在大化镇古感村、都阳镇都阳村分别种植茂谷柑和沃柑各280亩;在贡川乡龙眼村新植台湾蜜桃70亩,四月红桃230亩;在共和乡皂江村新植四月红桃130亩。今年以来,全县种植果树面积3187亩,水果产量575吨,同比增长5.89%。
抓好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工作,在大化镇龙马村实施红心蜜柚种植示范30亩,在大化镇甘侃屯、苏烈屯实施茂谷柑桔节水灌溉技术示范250亩,在大化镇进行西瓜、花生等果园间套种示范500亩。1至4月,大化县水果局技术员先后在都阳、七百弄、六也、共和、百马、板升、羌圩、贡川及大化镇等乡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壮大。
同时,种植适合大石山区地理和气候特征的核桃10多万亩,据了解,大化县计划用3年时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5万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改善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引领现代农业向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广西善源现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上旗生态农场,依托生猪养殖进行的水肥一体化等生物技术,壮大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利用市级龙头企业大化县天然长寿食品厂“七百弄”品牌,加大培育旱藕产业,在板升、雅龙等乡建立旱藕高产品种种植示范点1000亩,扩大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形成原材料采集区,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打造“七百弄”牌旱藕粉丝品牌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发展“林禽、林畜、林粮、林经、林药”等多种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林下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发展田园特色农林开发合作社、红水河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经济。
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促进产业经济生态化。引导水平工艺落后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工艺,注重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循环性的生态工业形象。推进城南和岩滩B类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项目入园。对辖区内特别是红水河沿岸现有的规模小、污染大,经济效益差,存在环境风险的工业企业和矿山实施关、停、并、转,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对资源产品进行深层次的生产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建设生态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园区。
此外,凭借旖旎的红水河两岸风光和雄伟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建立健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养生等生态旅游体系。
总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打造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生态产业发达、生态屏障坚定、自然人文融合的科学发展县。
推荐阅读:
(来源:河池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