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

2014年03月18日 08:59十堰日报 吴忠斌

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3月16日,春光明媚。来自竹山县文峰乡的150多名干部群众,在界山河沿岸栽植金竹。据了解,今春该县已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

开春以来,竹山启动“绿满上庸”行动,在山间、地头、路旁、河边和庭院见缝植树造林,为美丽乡村添“绿”。该县县长龚举海介绍,全县计划10年内让9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绿色示范乡镇标准,85%以上的村建成绿色示范村。

近年来,竹山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规划,率先在竹房城镇带范围内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美丽乡村,让城乡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过去,溢水镇东川村人居环境不尽如人意。去年,村里建立“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配备一台垃圾车、20个垃圾箱和150个垃圾桶,建成一处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聘请两名环卫工人常年保洁。如今,清澈的东川河穿村而过,干净宽阔的水泥路通村达院,家家门前花团锦簇,全村250多家农户聚居在3个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雅的新型社区,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针对各村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竹山进行原真性保护、开发和利用,尽可能保留乡村独特的韵味。“建设美丽乡村要因村而宜,依据乡村各异的生态文化基因,以山水丰满躯体,以人文增添灵韵,避免千村一面。”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

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是全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发源地。该村以十星文化为“芯片”,建成十星文化展览馆、十星广场、十星文化长廊,百余名农民组建十星农民文化艺术团,举办十星农民文化节,以彩船、腰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传播十星文化、倡导文明乡风。全村413户农户中有228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该村也成为全国文明村。

竹山在竹房城镇带范围内7个乡镇123个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年度目标进行部署安排、考评验收,建立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生态补偿、扶贫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把全县每个乡村都打造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

推荐阅读:

江苏:防霾降尘树种植树节受追捧

广东:家长组车队来植树 两岁孩子也上阵

广东:植树卡留言愿望“马上找到飞机”——马航你在哪里

陕西:渭南华县春季将完成植树造林4万多亩

(来源:十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