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大树进城”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2014年02月27日 09:41新华社刘羊旸

中国园林网2月27日消息:全国各地开始陆续进入春季造林季节。为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记者日前专门就规范树木移植管理、遏制“大树进城”之风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政绩观和形象工程致“大树进城”屡禁不止

问:针对“大树进城”,国家林业局早在2003年就发出通知进行规范,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禁止大树古树移植进城。然而,十余年过去,“大树进城”之风为何仍屡禁不止?

张永利:近年来,各地绿化美化的力度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一些地方为加快绿化美化进程,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发展政绩,盲目攀比绿化速度和树木档次,强求一日成林、一夜成景,大量非法移植大树古树搞绿化形象工程,刮起了一股“大树进城”之风。

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科学推进城乡绿化,坚决遏制“大树进城”之风,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呼吁制止大树古树非法移植。这些举措对遏制“大树进城”之风起到了一定作用,收到了一些成效。

但是,受扭曲政绩观和经营利益驱使,大树古树非法移植依然屡禁不止,甚至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大树古树非法异地移植弊病很多、害处很大

问:大树古树非法移植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张永利:一是扰乱了绿化美化秩序,不利生态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大树古树一旦被移植,由于其可塑性、适应性较低,加上树体受损严重,在新移植地往往生长不良,甚至大量死亡。同时,成本高,投入大,棵均花费动辄上千元、数万元甚至更高。

二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大树古树被采挖后,原生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遭到破坏,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退,甚至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从长远看,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典型的“挖肉补疮”之举。

三是摧残了树木的自然美,影响城镇生态景观。林木以其冠形及花果叶的千姿百态给人类带来了独特的自然之美。而许多被移植的大树古树只剩下主干和断枝,成了“光杆树”“残疾树”,有的长期“挂吊瓶”“支拐棍”,成活下来的也长势衰弱,相当一段时间里无冠无花无果,无法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

四是撕裂了历史,阻断文化传承。大树特别是古树,承载着原生地自然演替和时代变迁的许多宝贵信息。乡村中的大树古树,是历史文化和亲情记忆的有力“物证”,记录了乡村的发展轨迹。移走了大树古树,就无情地撕裂了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具有本土气息的文明标志。

大树古树移植采挖难、运输难、栽植难、成活难、耗费大,既破坏森林资源,又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这暴露的是违背科学、好大喜功、追求奢华、不计成本的铺张浪费作风和急功近利心态,折射的是爱做表面文章、好搞“形象工程”的扭曲政绩观。

建立健全树木非法移植问责机制和监管办法

问:如何狠刹“大树进城”之风?

张永利: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近日再次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端正绿化美化指导思想,严肃规范树木采挖、栽植、使用,切实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力促各地狠刹“大树进城”之风。

如果没有一些地方对大树古树的畸形需求,就不会有非法采挖移植。因此,对城乡绿化使用的树木进行规范管理,对遏制大树古树非法移植至关重要。凡违法采挖、不能全冠栽植的大树一律不准用于城乡绿化。

要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深入反对“四风”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狠刹“大树进城”之风。建立健全树木非法移植问责机制。对非法采挖、运输、栽植、经营树木的,必须监管到位、处罚到位、追究到位。

彻底刹住“大树进城”之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研究,严肃对待,及时跟进出台配套政策,补充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对林苗一体化模式培育的、企业和个人囤积假植的大树古树,要开展一次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分类查清数量、品种、来源。对来源合法、品种对路的,要尽快制定移植使用的具体监管办法。

推荐阅读:

四川:攀枝花城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40%以上

江苏:重新认识和提升“绿化品质”

丁燕坤:绿化还是“本土化”的好

山东:大沽河绿化工程4月完工 今年添10处万亩林场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