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日消息:受2012年下半年进口百合种球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影响,云南自繁百合种球也随之降价,但生产成本却不断攀升,导致云南百合种球生产企业压力倍增,本来就微薄的利润蛋糕逐渐被蚕食。
切花百合是云南鲜切花的主打产品之一,目前全省种植面积3万多亩。进口百合种球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必然会使一些花农放弃购买国产种球而使国产种球销售受阻,而进口种球的数量则将增加。
云南融成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说:“今年进口百合种球价格只是往年的一半左右。球径14厘米-16厘米的‘西伯利亚’和‘索邦’,往年最少都要在每粒2.2元,但上个月的售价还不到1元,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开始种植百合种球的时候,每亩地租还不到500元,而现在已涨到1200元左右,人工费也比去年增加了20%。此外,农药化肥每年的增幅都在10%以上。百合种球病虫害多,我们的种植标准又比较高,大部分农药选用进口的,加上有的土壤不理想,还要进行土壤改良,因此每年每亩的农药化肥成本都在2000元左右。”
云南大理润森花卉开发有限公司年公司销售的球径14厘米的百合种球每粒2.1元-2.5元,而今年同样的种球按合同价每粒1.5元。虽然300多万粒的销售量与去年相差无几,但受销售价格下滑、生产成本增加及旱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公司亏损额达453万元。
对此,业界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支持百合种球国产化和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研发新技术,通过标准化育种扩繁提高商品种球品质,改善和提高百合种球和百合切花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积极支持和鼓励花农购买国产种球。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