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014年01月17日 10:14新华日报 省环保厅厅长

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过去的一年,全省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江苏“两个率先”重要标杆的嘱托并付诸实际行动。省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会,首次以全委会的形式专题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省政府年度重抓的十大举措中,治气治水分列其中。由此可见,江苏科学发展的“天平”上,生态文明建设被加上了重重“砝码”;“两个率先”的“拼图”中,生态环境保护被摆在格外醒目的位置。

  过去的一年,各级环保部门顺势而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务实奋进,较好地完成了50项年度重点任务。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减排治污扎实推进,执法监管持续加强,环境安全有力保障,生态创建喜获丰收。

  2014年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新部署的第一年。必须看到,这轮改革是“五位一体”的,不仅是生态文明制度,经济体制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文化管理的创新、社会治理的革新,都会对环保行政行为、监管方式带来深远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全力推进环保自身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观察其他改革的动向,相向而行,深度融入,协同并进,并从中寻找新契机。今年也是落实我省生态文明建设10年规划的关键一年,继“大气十条”后,国务院还将出台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形成新一届政府较为完整的治污构架。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制订方案,统筹抓好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形势不断变化,任务愈加繁重。各级环保部门谋划部署工作都应把握好“三个维度”: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当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监管难题、改革命题,来思考答案、推进改革、寻求突破,始终做到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目标,手中有抓手。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以及大气、水治理等考核目标,确保守住生态红线,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确保不因环保事端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确保廉洁从政,这五条“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击穿”。坚持为民宗旨。更多地从群众角度,来审视、设计、推动、考量、公开环保工作,不仅要把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激发好、保护好,更要引导好、发挥好,牢树亲民爱民护民的环保形象。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各级环保部门必须理直气壮地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紧紧咬住率先建成生态省的目标不动摇。苏南要“先行”,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苏中要“提升”,力争实现生态县市全覆盖;苏北要“加速”,力争一半地区达到生态市县创建标准。

  要用好环保调控的四把“尺子”,推动经济方式转变。一是项目准入的尺子。凡是与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相违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排污总量无法平衡、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一律不批,当地群众普遍反对的暂停审批。二是淘汰落后的尺子。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意见,以钢铁、水泥等4大行业为重点,全面配合开展环保清查。市县环保部门要结合污染减排、达标排放等综合因素,通过排序依法提出一批优先淘汰的落后产能名单,列入当地年度淘汰计划。三是标准引导的尺子。研究制订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等5项“地标”,严格执行国家特别排放限值。四是清洁生产的尺子。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大力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完成8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帮助园区企业找问题、指方向、开药方。

  要更加重视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打牢社会共建共享基础。把环保部门所做的工作实事求是地展示出去,把省情实际和环保压力原原本本地传递出去,把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去,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形成同频共振的正能量。要主动占领阵地,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回应关注,主动引导舆论,始终把握环境舆论的主导权。实施环境宣教创新创意工程,下功夫提高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大众贴近度。通过“生态江苏在行动”等大平台大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完善大宣教格局。建立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定期沟通和对话合作机制,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办法,有序引导公众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管理。

  全力打好减排治污攻坚战:这是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倾力而为。污染减排方面,今年的目标是: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3%,力争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3%和6%,确保达到“十二五”进度。

  抓紧制订年度减排计划,突出抓好列入减排责任书的81项工程,突出抓好火电大机组脱硝全覆盖,突出抓好热电和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突出抓好80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项目,突出抓好减排监测体系的完善,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75%、企业自行监测公布率达80%、环保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100%。

  大气治理方面,制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三区”(禁燃区、生态红线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燃煤小锅炉拆除改造全覆盖、推进重点行业除尘提标改造、淘汰15万辆老旧机动车、开展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完善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硬任务必须完成,确保PM2.5年均浓度同比削减5%。调查污染源清单、建设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是大气治理两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年内要基本建成污染源数据库和省市两级监测预警系统。

  水污染治理方面,根据国家清洁水行动计划,按照“提升太湖淮河、突出南水北调、重视长江治理、保护优质湖库、消除内河黑臭、确保饮水安全”的大思路,制订我省实施方案,把重点断面水质改善要求提得更加科学、更加明确。年内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治污规划的172项工程必须完成,国家通报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各类隐患必须整改到位。加快实施南水北调补充治污工程,确保清水北送。切实加强长江治理。集中整治第二批100条城市河道,治理情况面向社会公开。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出台实施全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先把划定土壤保护优先区域、建立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这三件事做好,特别是要把土壤监测等基础打扎实。修订我省“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防治规划,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作适当调整和补充。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面,江苏已被环保部、财政部列为“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份。要抓住机遇,组织编制规划,开展全覆盖试点。实施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成生态环境10年变化遥感调查,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切实提高环保自身执法监管水平:要从力度加大、行为规范、能力增强“三位一体”,不断提高环境执法的整体效能和水平。首先,要坚持铁腕执法。毫不退缩、毫不手软地加大执法力度,并把力度体现在案件查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和司法责任追究到位上。其次,规范执法行为。面对越来越多的法律规范、越来越严的监管要求、越来越大的问责力度,必须同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第一,明晰执法责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分级和属地管理原则,厘清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现场执法事权。第二,规范“查”的行为。实现执法内容、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执法档案“四个”标准化。全面推行环境移动执法系统,第一时间固化证据,减少外部干扰。第三,规范“处”的行为。进一步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完善挂牌督办、重点案件后督查等办法,从现场执法、处理处罚、问题整改、后续督察到信息公开,形成完整的执法链。制订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认定规则,真正做到以用促建、以用促管。今年,省环保厅还将每季公开重点案件查处情况,公布年度“十大典型环境违法案件”。

不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的改革:根据环保部提出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思路,以及明确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环境执法体制、环境监测预警体制六大目标等新要求,结合江苏省情实际,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抓紧落实5项。落实生态红线补偿和监管考核办法,落实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事业单位环评脱钩改制要求,落实企业自测信息与污染源监管信息以及建设项目环评全本、全过程公开规定。尤其要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把总量控制、日常监管等要求统筹起来,建立综合管理平台。二是有序推进8项。进一步推进环保简政放权,推进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推进危险废物转移审批改革试点,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覆盖全省,推进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由太湖、通榆河流域扩展到全省,推进包括环境检测、环境监理、环境审计在内的环保服务社会化试点,推进企业环保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和信息扩大应用,推进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和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三是深入研究6项。会同省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考核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研究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非电行业脱硫脱硝激励政策,研究乡镇环境基础设施用电优惠政策,研究体现生态文明的差别化价格政策。

推荐阅读:

深圳:大鹏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今在京论证

甘肃:张掖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大市”建设

江苏:张家港生态文明制度 保驾“美丽港城”

赵树丛:更好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