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近2.5万棵行道树搬家 树种色彩有提升空间

2014年11月20日 09:44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红谷滩行道树以樟树居多,绿树成阴

红谷滩街边美丽的银杏树

中国园林网11月20日消息:11月19日,记者驱车巡城发现,南昌红谷滩、高新区等新区以及洪都北大道等外围区域,行道树品种丰富多样,而在老城区中心区,樟树仍是行道树大户,榕门路、叠山路、象山北路都是樟树“一枝独秀”。

现任职于浙江省林业厅的尤春波,曾在南昌园林绿化部门边工作边读研,2012年至2013年他对南昌行道树作过详细调查,佐证了记者巡城所见:南昌行道树中,樟树出现次数最多,频率达61.21%。对此,南昌市绿化管理处督查室负责人吴宁刚表示,南昌尤其是老城区行道树景观有很大提升空间,2万余棵行道树为地铁让路,恰恰让出了空间,园林部门将在恢复地铁沿线行道树时,对行道树布局进行大调整。

现状

行道树种类色彩 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虽然目前南昌行道树已丰富到四十余种,但集中在新区新路段,而且一些新引进的行道树也只是起点缀作用。南昌园林部门相关人士坦言,目前南昌城里集中连片的行道树景观,还是樟树等高大乔木“唱主角”。

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尤春波对南昌212条道路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主干道41条、次干道171条,基本涵盖了南昌市区所有道路。他还走访了相关人员,查询相关资料,对所调查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根据尤春波调查,南昌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为樟树、秃瓣杜英、女贞、重阳木、广玉兰、柚子树、乐昌含笑、垂柳、银杏等9种,其中樟树出现次数最多,频率为61.21%。

“樟树树叶茂密,能吸烟滞尘,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在一定重金属浓度范围内,樟树抗重金属污染能力还略强于栾树。但由于樟树使用过多,也导致了其他优良树种使用量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城市整体绿化效果。”18日,尤春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南昌市主要行道树的选配种类还比较单一。

对于尤春波的看法,省林科院园林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素琳表示赞同:“从阳明路到八一大道直至中山路,行道树几乎都是单一的樟树,树种单调,道路绿化配置形式简单。”何素琳称,南昌老城区行道树多以单一的树种为主,稍微点缀些小灌木,物种丰富度不够。

走在南昌街头,绿色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颜色,因为樟树就是常绿树,一年四季都绿意葱葱。尤春波说,南昌尤其是老城区行道树色彩还不够丰富,缺少季节和颜色交替搭配。

“南昌行道树景观的季节变化不明显,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结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何素琳也称,在同一道路上,行道树和地被色块的选择与配置上相对单一,总体美化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木本花卉类树种不多,缺少色相变化。单一的绿色调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缺少其他色彩相伴,整个街道也会变得“孤单”。

除了缺乏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搭配,缺少季节之间颜色的变化外,何素琳还认为,现有南昌行道树景观更重视乔木和灌木(或地被物)两个层次,而中层植物较少考虑,还没有真正达到乔、灌、草、花,高、中、低相结合,“南昌尤其是在老城区,无论是行道树的种类还是色彩,都还有提升空间。”[分页]

建议

不能光增加树量 树种要合理搭配

“其实南昌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非常适合植物花卉生长。”尤春波表示,丰富行道树的树种应注意两点,一是在栽植行道树时,应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立地条件、配置方式等,多选择抗性强、耐修剪、生长迅速、易培植、成活率高苗木来源容易的乡土树种;二要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优良的外来物种,注重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搭配,以促进植物多样性,提升行道树景观,使行道树景观丰富多彩。

何素琳也认为,南昌土壤和气候都不错,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可以有很多,像马褂木的叶子看起来像小孩子穿的马褂一样,对病虫害抗性极强,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是珍贵的行道树,而且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很适合作为南昌的行道树来种植,目前马褂木只是在南昌街头小范围出现,适合推广。她还说,榉树是一种高大乔木,属于落叶树种,树姿端庄,秋天变成褐红色,是观赏秋叶的优良树种,能很好地美化南昌行道树景观。同时,红叶石楠也是不错的选择,春季新叶鲜红,夏季则转为绿色,秋、冬又呈现红色。

尤春波建议,在营造南昌行道树景观时,要保证树种的多样性和树种的形态美、色泽美与艺术造型美能得到综合体现,不能光增加“树量”,而是要做到树种合理搭配,兼顾城市美观和生态平衡。

契机

以前只能在纸上画画 修地铁迁树提供时机

去过杭州、上海的人应该会留意到,这两个城市的行道树景观层次多样,色彩丰富,各种树种穿插搭配,不同街道的风情也不同。吴宁刚坦言,与杭州、上海等行道树景观丰富多彩的城市相比,南昌还有差距,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南昌行道树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他说,其实早在“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期间,园林绿化部门就关注到南昌尤其是老城区行道树过于单调的问题,但要调整优化,无法回避一个因素:对于城市行道树,业界公认的做法是“能不动尽量不动”,既利于其生长,也遵循了历史沿革。

对此,何素琳也称,南昌街头不乏树龄达几十年的行道树,像一些老樟树承载的是城市历史记忆,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体现城市文化,要对行道树景观进行优化,前提是不破坏原有风貌,“原有的行道树不要去动,新的景观只能在新区新路上呈现,也就是在白纸上画画。”何素琳认为,原本南昌老城区的行道树景观调整是受限的,但由于地铁建设,很多行道树迁走了,这成为对行道树进行调整优化的有利契机。

展望

大量回迁行道树时营造不同景观效果

根据南昌园林绿化部门此前发布的权威数据,南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有11957棵行道树搬家,1.3万余棵行道树因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搬家,总共有接近2.5万棵的行道树为两条地铁线路让路。据了解,这些树木正是以樟树居多,迁移的行道树多数被移栽回苗木种植基地,有的补种到其他市政道路绿化带上。

吴宁刚称,对于调整优化南昌尤其是老城区的行道树格局,园林绿化部门早有考量,近几年已把一些道路和重要工程的绿化改造提升作为“试验田”,比如抚河桥至海关桥之间的抚河西线绿化改造工程,就栽植了大木荷、大香樟、大桂花、大银杏、大三角枫、大朴树等高大乔木40余株,栽植杨梅、桂花、雪松、桢楠、广玉兰、樱花、茶花、海棠、碧桃、紫薇等30多个品种的乔木2000余株,栽植造型五针松、红继木桩、榆树桩等造型树30多株,栽植单杆竹、孝顺竹等竹类6000余株,栽植春鹃、夏鹃、红叶石楠、栀子花、茶梅、金森女贞、南天竺、八角金盘等灌木15万余株,改变了原有植株品种单一、层次不丰富的现状,大大提升了景观效果。

“像这样的精品绿化改造工程,其实也是我们提升南昌城市绿化景观的有益探索,优化南昌街头的行道树景观,也要往增加立体感、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方向发展。”吴宁刚说,2万余棵行道树为地铁让路,恰恰为调整优化南昌的行道树景观让出了空间,园林绿化部门正着手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将借鉴杭州、上海等地好的经验做法,等到恢复地铁沿线行道树时,对行道树布局进行大调整。

吴宁刚说,虽然具体方案还没有制定,但可以预见,地铁沿线道路的行道树景观和以前相比将会大变样,以阳明路为例,为配合地铁2号线修建,阳明路上的樟树几乎都被迁走了,等到地铁正式开通运行后恢复行道树景观时,肯定不会将樟树原样迁回,“会迁一些樟树,更会增加其他树种,做好颜色、层次的搭配,营造和以前不同的景观效果”。

推荐阅读:

山东:因枝叶遮光居民砍伐行道树

江苏:他们让行道树“站”得更优美

大连:沙河口区采取夜间作业 夜间为行道树修剪

山东烟台:福山区行道树“整形”进行时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