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0日消息:从前的“清水衙门”,如今的腐败“富矿”,生态文明助推了各地的绿色造城运动,但背后滋生的腐败也令公众咋舌。
近年来,园林绿化领域的官员贪腐落马的现象层出不穷。近3年来,有超过20宗林业园林系统官员腐败案发生。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中纪委网站发现,近期被调查的“绿色腐败”官员包括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原局长单增庆、原副局长毕振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振华等。
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是这些官员被调查的主要原因。
例如,2012年,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园林绿化局原局长赵桂强,因利用职务之便,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发包和实施过程中,先后收受园艺绿化施工方贿赂款物共计55万余元,并有161万余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2008年~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原主任赵莉萍在该市中心绿化种植工程中,亲自或指使下属向花木供应商提出采用虚报价格、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工程款共计170余万元。涉案的还有赵莉萍的三名下属。
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检察机关开展园林绿化专项审查行动,17名园林领域公职人员因受贿被查处。
2005年,我国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地为了争创园林城市,各种绿化项目相继上马。
这其中包括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的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历时四载,耗资数百亿元。
2012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方财政绿化投资就超过70亿元,加上国家投资,全市共百亿元用于绿化工程。山东省青岛市也决定出资40亿元巨资种树。江苏淮安计划实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140个,计划投资20亿元。
2010年,重庆市园林绿化投入178亿元,是前10年总和的2.7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绿色腐败”和其他领域的腐败产生的原因无异,都是因为缺乏对权力的监管。其中最多涉及的是政府采购和工程承包,以及组织人事方面。
在他看来,园林绿化领域也涉及了以上几方面。“凡是和钱有关联,而权力没有被管到的地方,腐败出现再正常不过了。”
目前,在全国反腐的高压态势之下,“不敢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耀桐认为,想要做到“不能腐”和“不想腐”,关键在于严格的制度设计。比如,财务制度更加严密、透明,以及加速公务员财产公开。
推荐阅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