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系列报道

2013年09月04日 10:32南报网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生态为纲 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及生态自然资源

★ 生态安全保护

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大型集中生态绿地。严格保护城镇发展轴之间、城镇组团之间生态楔形绿地和隔离绿地。严格保护沿江、沿河、沿路等具有生态涵养和景观塑造等功能的带状绿地。在国内率先实施建设工程“绿评”制度,强化园林绿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厂矿企业周边生态脆弱区、江、河、湖及水库岸线,大力开展绿色廊道、隔离林带和水源涵养林网建设,有效维护了城市生态安全。

★ 明城墙修缮保护

投资50多亿元,逐段实施了沿线城墙修缮保护和综合整治。主要实施了小桃园、石头城遗址公园等明城墙修缮保护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玄武巷城墙消险加固,中央路至钟阜路西段明城墙遗址保护及内侧环境整治,玄武门至神策门段明城墙修缮等工程,修缮保护总长达21.5公里。明城墙综合整治工程荣获国家住建部颁发的“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 古树名木保护

出台《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办法》,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按照“一卡、一牌、一书、一台账”的方式对古树名木统一建档立案,详细登记古树名木的各种生物学属性、历史记录等资料。2003 年开始,对全市1000 多株古树名木进行GPS定位,建立南京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根据《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和《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对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梅园新村民国住宅区、南捕厅(含甘熙故居)、门西荷花塘和门东三条营3处传统住宅区、总统府、朝天宫历史建筑群、金陵机器制造局历史建筑群和夫子庙传统文化街区等9片历史文化街区以维修改善的方式实施保护。通过修缮保护,将散落的9个历史文化街区“串珠成链”,系统完整地保存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在老城南的南捕厅,感受原汁原味的金陵传统文化;漫步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品味小楼、独院、斑驳墙的民国风情;或是走进门东三条营,在清幽小径中触摸“明清传统民居”;亦可在江南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朝天宫里,闻书香、品曲艺、忆往昔。

★ 历史文物保护

2001年,为了补救600年有记无楼的缺憾,南京在长江边的狮子山上建起了具有明代风格的阅江楼,成为中国十大名楼之一,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2010年以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对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中山陵陵寝、孙中山铜像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12处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修缮保护。以中国著名建筑学家童寯先生手绘图《江南园林志》为蓝本,按照历史原貌复建愚园(胡家花园),重现了晚清金陵名园的风采。

 

推荐阅读:

苏州:史上最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

黑龙江:四大景观构筑穆棱河公园 传承鸡西历史文化风情

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品位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

(来源:南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