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城市绿化的“美丽”基础

2013年09月04日 10:23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今年我国南方一些地方遭遇罕见酷暑,城市园林绿化养护遇到极大挑战。一些城市虽然动员各种力量,掀起了抗旱保绿“战役”,绿化树木却还是大量枯死,多年绿化的心血付之东流。不只是今年,还有前年和去年的大风,北京和上海倒伏树木超过万株,深圳等沿海城市损失更为惨重。心痛之余,很多人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城市植物为何显得越来越脆弱?

想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仔细分析是哪些植物经不起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从公开报道信息看,死亡最多的是边缘植物及抗性差的植物,像北京的雪松、长江以北的棕榈等;其次是密植的花灌木,大树、老树等;还有就是养护管理不够的植物,像由于土质等原因扎根不深的柳树、杨树,及生长势不强的树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出现这种状况,绿化不得不推倒重来,前人种树,后人难以乘凉,是非常可惜的。

用一个共同特点来概括这类树木,就是生长不够茁壮,像人体质弱一样,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免疫力”差。应该说,树木暴露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要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健康”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城市里的树木,还要“忍受”汽车尾气及其他人为因素的侵扰,生长环境更为恶劣。但在很多城市绿化中,植物健康问题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了。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除了投资不足、追求速成等原因外,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一些地方过于追求“美丽”所导致的。

嫌胸径10厘米的树木不够气派,就种30厘米以上的大树古树,而不管前者正值“壮年”,生长正旺,后者已“垂垂老矣”,被迫“带病上岗”。乡土树种抗性强,长势好,但又嫌不够“洋气”,于是不管当地实际气候条件,大量种植外来树种,追求“四季常绿”。还有的嫌乔木太单调,就大量种植色彩鲜艳的花灌木,而且是密植。漂亮是漂亮了,一场酷暑、几阵狂风就让这种美丽付出惨痛代价。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是迟早要受到大自然惩罚的。

其实“美丽”没有绝对标准,一些人眼中的美景另一些人可能并不“感冒”,像被人诟病的“一任领导换一种树”就是例证。还有行业曾出现过的“草坪风”、“欧陆风”等,现在也成为笑谈了。但树木的健康是有标准的,有各种指标可检测。生态正成为世界潮流,与其花高价追求所谓的“美丽”,不如踏踏实实把树选好、种好、管好,让茁壮的大树为城市撑起绿色大伞,为人们营造生态、和谐的休憩、居住环境。

谈到健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说人生的各个要素:金钱、地位、财富、事业等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失去健康,就全是“0”,就失去了一切。城市绿化也是这样,植物健康是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谈美丽,美丽也是昙花一现,劳民伤财。

推荐阅读:

天津绿化方针向“突出生态功能”转变

三亚2013年绿化宝岛行动将绿化造林2.67万亩

福建:大范围绿化有序铺开 泉州植物园个头将翻倍

天津开发区西区绿化“超标” 还有15个工程计划开工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