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日消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安康,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山水相拥,碧水环绕,青山叠翠,绿植繁茂。一位来安康的诗人曾这样形容:安康就像是一个美女,山为眉水为眼,雄奇与灵秀在这里完美结合,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水乳相融。
自2000年撤地建市以来,安康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实行“绿色安康”发展之路,先后两次编修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严格绿线管制,确定了“一带、一环、两心、两轴、三河、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充分利用城市“山、水、城、林”的自然资源,有序开展“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0公顷,绿地率33.58%,城市污水处理率8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陕西省园林城市和陕西省卫生城市等称号,入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十座宜居小城”。在省住建厅、旅游局、文物局、林业厅与三秦都市报联合举办的“大美陕西发现之旅活动”中被评为陕西最美绿色园林城市。
政府主导掀起创园新高潮
2008年以来,安康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以创建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工作。
安康市委、市政府还印发了双创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和双创责任追究办法,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双创问责办法,市双创办建立了双创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和考核通报等制度。
自创园工作开展以来,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绿色已成为城市主色调,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5%、38.57%和9.27平方米,被全国绿化委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初步形成“大绿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城交融”的景象。
加大投入打造美丽新安康
安康大道是高速路进入城区的主要道路,是中心城市展示对外开放风貌、大绿安康的“形象路”。大道两侧千余株整齐有序的雪松,搭配天竺桂、樱花和紫薇等植被,形成一道高大的绿色“防护网”,将安康大道“从森林中穿越”这一理念得以充分体现,“绿”与“美”完美结合的生态安康画卷呈现在过往市民和游客的眼前。在黄洋河至汉江二桥两侧,安平公路、安旬公路等路段,一排排刺槐、香樟树井然有序;在城区的奠安公园、大同镇光荣村等地,木芙蓉、法国冬青等树横成行,纵成列,连成网。
在确保政府财政投入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筹资的机制。五年来,城区园林绿化共投入资金超过5亿元,其中市财政分年度落实绿化经费1737万元、1759.1万元、4307万元、9289.1万元,特别是今年市本级投入城区绿化资金将达到1.7亿元。与此同时,社会民间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投入城市绿化资金呈逐年增长态势。大批滨水绿化景观工程,形成了“一江两岸,三水环绕、桥道廊阁、湖光山色”的城市园林风格。
全民植树园林城市显雏形
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一年种五年的树、一代人造三代人的林”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周”活动,组织干部积极投身绿化植树活动。
全市上下围绕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总体思路,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安康市政府出台了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绿化补偿费征收办法,制定了公园广场和公共绿地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修编了城镇绿化管理办法和城镇绿线管理办法,同步启动报建项目绿色图章审批程序,依靠长效机制对园林绿化实施有效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健全,正在建立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加强城市绿化机构建设,将城市绿化处更名为园林处,并由正科级机构升格为副处级机构,切实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维护、管理等职能。
到目前,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基本达标。不出城而享园林之美,居闹市而品花香之乐。漫步曲径幽林,徜徉花海绿地。在五年的创建活动中,安康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路更宽,一个“乐山、亲水、和谐、宜居”的安康,一个绿意盎然、生机无限的山水园林城市跃然陕南大地。
推荐阅读:
(来源:三秦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