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3日消息:低头可见花草,抬头可见瓜藤,这是西城区义达里胡同的居民最常见的景色。自从义达里胡同的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之后,红墙绿瓦间,花草点缀其中,“出门满眼绿”是居民口中最多的评价。
爬藤搭建的“凉棚”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西城区义达里胡同,在这条只有西口没有东口的胡同入口处,最先看到的就是葫芦的爬藤,高高挂在廊架上,架下是一片阴凉。像这样的廊架,胡同里不止一处,上面爬藤的除了葫芦,还有冬瓜、丝瓜等各种爬蔓植物。
在义达里胡同住了四十多年的一位老奶奶指着自家院前的廊架说,这都是各家各户自己栽种的。以前种的都是丝瓜等往上长的爬蔓植物,去年街道办帮忙搭设了廊架,今年爬蔓植物长了出来,成了大片的树阴。街道办在树阴下安放了石桌、石凳,胡同里的街坊经常聚在廊架下聊天。
胡同里见缝插绿
除了爬藤的廊架,胡同里还有随处可见的木质花箱,这些花箱装在居民家门口,倚着墙根儿,每隔两三米就有一组,且为统一规格,月季、木槿、丁香、萱草等景观植物成为花箱的主角。一位在义达里胡同住了60多年的王姓老人回忆说,义达里胡同在开始绿化时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地方这么窄,往哪儿种?”街道办就通过动员居民把废弃的煤棚拆掉,又拆了两处违建和三根废电线杆才空出了半条路做绿化。在义达里工作了十几年的环卫师傅说,以前胡同里光秃秃的,现在“这儿越来越绿了”。
居民认养花草参与养护
房檐下摆放的每个花箱上都贴着编号,两到三个花箱为一组,每组第一个花箱上贴有黄色的小卡片,上面写着认养人的姓名、认养植物,认养人都是距离花箱最近的居民。环卫师傅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天绿化队会来打理花草,到了冬天植物凋谢了,再种点什么就是认养花草的居民自己来打理。住在义达里胡同里的温阿姨说,现在一出门就是满眼绿色,“心里真痛快”。
对话
全市生态修复造林10万亩
对话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
北青报:今年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跟往年有什么不同?
市园林绿化局:今年我们加大了生态修复的力度,在进行城市绿化时,优先利用拆迁腾退地、废弃砂石坑、沙荒地、坑塘藕地和垃圾场周边废弃地实施绿化,通过这种方式营造生态景观林10.07万亩、湿地森林1.59万亩,促进了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实现了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
北青报:年初提出今年完成100条胡同街巷的绿化美化工程,现在做得怎么样?
市园林绿化局:我们计划今年一整年完成100条胡同街巷绿化景观提升,目前已完成48条胡同绿化美化,剩余的52条胡同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这100条胡同主要分布在东城区和西城区,今年在这两个城区同时大力实施见缝插绿工程,东城区实施了“千棵大树”和“十万株攀援植物”进社区绿化加密工程,西城区全面开展了植绿、爱绿、护绿的“小树苗”行动。
北青报:今年35万亩的平原造林工程已基本完成,下一阶段有什么打算?
市园林绿化局:从明年起,我们计划在全市平原地区新发展规模化苗圃10万亩,一方面为平原增绿,另一方面为下一阶段的平原造林提供苗木准备。苗圃主要集中在六环路以外的平原地区,以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5个城市发展新区为重点,其中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范围内新增4万亩,规划外新增6万亩。文/见习记者 邹春霞
新闻内存
2012年起,北京针对PM2.5的治理,启动平原地区造林工程,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在平原地区营造城市森林100万亩。根据当时的分析测算,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每年可以增加固定二氧化碳121万吨,释放氧气88万吨,滞尘62万吨,显著降低PM2.5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2013年初,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参与实施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目前阶段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在“减尘、滞尘、吸尘、降尘、阻尘”五方面对PM2.5等颗粒物具有调控作用。
数说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新增城市绿地面积约30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到2015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7平方米。
近年来,全市累计恢复湿地5600余公顷。实施11个滨河森林公园建设,总规模约7133公顷,修复湿地1300多公顷。其中,通州滨河森林公园建设,恢复湿地147公顷,栽植芦苇、荷花、水葱等湿地植物80万平方米,构建“生物浮岛”。
全市林木绿化率计划由55.5%提高1.9个百分点达到57.4%,森林覆盖率将由38.6%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40%。
推荐阅读: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