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几乎是一沾地就下渗,一小块儿植被苗木足足浇了两分钟。
中国园林网8月9日消息:“麦冬长在道旁,浇的水几乎马上就被晒干。”昨天上午8时30分左右,月湖公园蝉鸣阵阵,闫师傅正举着高压水枪给一株骄阳下的梅树“解渴”。周边植被贪婪地吮吸着人工甘露,水几乎是一沾地就下渗,足足浇了两分钟才“喝饱”。
在景区的水泥小径旁,笔者看到本应郁郁葱葱的麦冬,在连日高温的炙烤下已经打蔫发黄。据了解,从上月20日开始,我市最高气温连续多日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上,月湖景区的绿化养护也随之进入白热化状态。
来自安徽的闫师傅,平日里修剪、割草、打药,在月湖景区一干就是13年。“这是‘十大功劳’,那是‘三角枫’、还有‘石楠’、‘马尼拉草’、‘红花继木’......”闫师傅用水管喷头对着眼前的花花草草如数家珍般地向笔者作着介绍。
闫师傅说,连日来他和9名同事每天早晨5点就出工,在月湖边架6台水泵,直接抽取湖水浇灌苗木。景区综合养护科的曾金宇表示:“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浇入其中的水温,温度太高树根就会被烫死。按近期气温,早晨5点左右土壤温度适宜苗木浇灌。”
据介绍,月湖景区绿化面积达18万平方米,设计建造时土层较薄,连续两天4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就会导致土层干裂。连日来开泵浇水,每天20升的汽油要用掉4桶。
洒水车每日来回4趟,24吨水抢救机场路绿化
其实,月湖景区的花草树木,与城市道路旁的同胞们相比,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在机场路两旁的隔离带中,海桐、女贞、八角金盘等低矮灌木,无临近水源可依靠,完全暴露在骄阳下遭受高温炙烤。
“一个早上要来回4趟,才能全部浇完。”刚毕业的90后小伙子平超,站在洒水车尾部的站台上,举着高压水枪冲着道路中央隔离带喷洒,受灾的灌木和小乔木顿时迎来一场“及时雨”。
平超告诉笔者,每天早晨6点,他就和司机杨师傅一起从马园路出车,前往机场路靠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路段,沿路对高架下中央及两侧隔离带进行浇水作业。到中午11点工作结束,没有采取任何防晒措施,在缓慢前进的洒水车上,举着水枪一站就是将近4个小时。
“水没了就去白云街道取水,加满了再开回来继续。”平超说,这短短5公里的绿化带需要来回浇4趟,一个早晨要用掉3车共24吨的水,才能保证沿路花木的生存。
绿化养护投入不小,“经济波澜”收益更大
养护这些“绿色卫士”,花费不小。“工人数量、工作时间、用水等等肯定是翻倍的。”市城管局园林局设施监管科科长龙骏表示,为了保苗木成活率,入夏以来的浇灌投入大增。仅海曙区绿化养护中心,每日洒水工上岗48人,4辆洒水车出车25次,动用水泵11台。
月湖景区的曾师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天水泵用汽油要花500元左右,用了两年的水管开裂,重新置换花了7000多元;景区浇灌每天用水量近360吨,“当然直接用月湖水浇灌能节省大量开支”。据悉,为了降低绿地用水成本,目前城区基本都采用中水、地下管网水、河网水来浇水抗旱。
城市绿化养护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然而其所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受益巨大。
据统计,我市六区的绿化面积已有1100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近40%。这些默默无闻的城市“绿色卫士”,承担着维持碳氧平衡、吸附有害气体、调节小气候、减弱噪声等维护生态环境的重任。特别是在风速小、天气炎热的条件下,园林植被对二氧化碳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绿化养护拉动了苗木养育、房地产、建材、搬运、外包服务等行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特征也决定了其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拉动。
可以说,绿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值得骄傲的是,宁波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近40%,有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城市绿化早已开始为宁波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永续不断的推动力。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