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加大私拆古建筑处罚力度

2013年08月13日 11:48世建盟

俄罗斯 政府 古建筑 处罚 开发商 中国风景园林网
  俄罗斯建筑

中国园林网8月13日消息:俄罗斯古建筑的破坏,往往都是不法开发商造成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普斯科夫女商人收购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罗森伯格豪宅事件。在购买该豪宅之初,她承诺会保留这座建筑,而这通常也是此类建筑购买人需要承担的义务。但在交易完成后,她就拆毁了这栋古宅,在原址上兴建了一座酒店。

  在俄罗斯,这样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如此的违法行为,该女子最后只被处以3万5千卢布(1200美元)的罚款。相比于酒店所能带来的利润,这点罚金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实际上她和其他许多开发商一样,根本没有真正受到处罚。

  俄罗斯政府加大私拆古建筑处罚力度

文化遗产领域控制监管及许可授权局局长弗拉基米尔·茨维特诺夫(Vladimir Tsvetnov)解释说:目前俄罗斯法律还没有建立针对非法处置文化遗产者的处罚制度。他表示,相关的处罚制度要到今年8月才会实施,这将为实施处罚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破坏任何对俄罗斯联邦有重大意义的古代建筑将被处以最高2000万卢布(660万美元)的罚金,而破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可被处以高达6000万卢布(2000万美元)的罚金。

  然而即使是这些措施仍显得力度不足,因为在俄罗斯很显然有很多地方和建筑是“值得”付出这笔罚款的。博尔孔斯基大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最近几个月,关于它的问题,开发商和社区领导之间已发生了数次争执。

  位于沃兹德维任卡大街的博尔孔斯基大厦建于18世纪后期,在1812年火灾之后被重建,1816年被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的祖父尼古拉·博尔孔斯基(Nikolay Bolkonsky)公爵购买,托尔斯泰的祖父就是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博尔孔斯基老公爵的原型。这幢大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整个苏联时代,但在2009年却被从登记在册的建筑遗迹中除名—而这只是其厄运的开始。

  两年前,政府批准了以“为重塑历史和建筑环境所采取的特别举措”为名的该建筑的翻建工作。而实际上,“重塑历史和建筑环境”涉及到重新加盖两层楼,该建筑的产权人“人际关系基金会”打算将新建的两层楼作为办公室对外出租。据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莫斯科非政府组织古建筑监督局Arkhnadzor估计,博尔孔斯基大厦在翻建后的租赁收入,可高达年均数百万卢布。果真如此的话,即便缴纳罚款开发商也有利可图。

  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下属的文化遗产领域控制监管及许可授权局解释称,因博尔孔斯基大厦缺少确定其文化意义的正式文件,因此才会批准该项目。弗拉基米尔·茨维特诺夫指出了文化遗产对象保护的另一个问题并解释道:“虽然我们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祖父曾住在这座大厦,而且它有很长的历史,可是大厦没有任何证明文件,因此我们也无能为力。毕竟我们不是历史学家。”

  在进行其他鉴定的时候,这个问题也经常导致专家之间的意见分歧。对此,我们可以举出有关所谓“虚假”史实以及不正确专家结论等事例。

  据古建筑监督局Arkhnadzor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非常因素导致了像“迪纳摩体育场”和“儿童世界”等诸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事件。

  鲁斯塔姆·拉赫玛图(Rustam Rakhmatullin)认为:“不幸的是,不诚实的专业人士藉此发财。而有些时候不用歪曲事实,只需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圆形车站(列宁格勒火车站)就是如此。”他解释说,专家们在“改建”的幌子下批准了古建筑的拆除,而同时又指出,被拆迁的部分也在保护范围之内。

  他认为,在国家历史文化专业文件中也有伪造史实的情况,其中有文件明确表述称,迪纳摩体育场四分之三的围墙建于20世纪20年代,而后在1980年奥运会之前就被拆除。而事实是“这四分之三的围墙确实被拆掉了,但不是在1980年,而是在2012年。”

  专家们还在寻找保存文化遗产的有效办法。除了实施重罚之外,另一种可能就是将历史建筑私有化,制订严苛的强制保护条款,并保留政府在所有人出现违反条款 的情况下终止任何合同的权利。弗拉基米尔·茨维特诺夫总结说:“我们必须使这些建筑物走私营的道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保护所有的文化遗产,因此必须引入私人资本。”

推荐阅读:

英国近6000幢古建筑面临消失

叙利亚发现近万年前古建筑群

(来源:世建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