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资材网5月30日消息:今年36岁的郑女士是青山区武东街铸锻社区土生土长的居民,打从有记忆起,她就很害怕走夜路,因为单元楼附近没有灯,黑漆漆一片,很吓人。她的父母均是青山471厂职工,退休前常因加班半夜回家。郑女士记得,父母最常嘱咐她的一句话就是:别走夜路回家。
社区路灯有大片盲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铸锻社区作为武汉重工铸锻(471厂)的职工宿舍,盖起了一幢幢宿舍楼,一批又一批职工欣喜迁入。然而由于企业自建条件有限,社区路灯数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求,存在大片盲区和死角。特别是郑女士所在的36栋及周边7栋,楼与楼之间,没有一盏路灯。
“借光”走夜路谨慎前行
28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青山区武东街铸锻社区,只见入口右手边一片漆黑。社区高书记介绍,照明盲区共有8栋宿舍楼,最早的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有住户270多家,“这里实际是工厂宿舍,很多人常常半夜12时才下班回家,不得不走夜路”。
没带手电筒,一路上众人小心翼翼,凭借住户家中隐约透出的“灯火”谨慎前行。路上行人极少,偶尔有自行车经过时,也都放慢了速度。
此前社区发生抢包事件。被抢女子因事发时光线太暗,没能看清对方的长相,案子一直没有破。
有关部门承诺近期补充路灯
没有灯,社区居民多次反映,可解决起来着实难。“社区路灯的权属还在厂里,可厂里近年来效益不好,根本管不到这上面来”,一位在厂职工无奈地说。
前不久,市城建委、武汉路灯管理局相关人员对铸锻社区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认灯的权属归厂方所有,但考虑到厂方目前的实际困难,经多方积极协调,决定逐步将社区路灯社会化,并承诺近期内补充社区路灯和照明灯盏数。
推荐阅读: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