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园效果图
京城垃圾场上竖起一座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中国古典园林是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和谐艺术
继西安、重庆等地之后,又一座江南古典园林将屹立于首都北京。这得益于今年4月至10月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在历届园林博览会上都独占鳌头,而在此间建造的展区,更是集纳了多个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建筑和景致,为这届以“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水岸特色、互动参与、永续利用、产业促进”为特色的国际园林博览会,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主办方的良好愿望是,期望通过举办国际园林博览会,在促进园林绿化建设,传播园林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塑造时代标杆。
然而,目前风景园林界对待古典园林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其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另一方则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强调继承古典园林,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除了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种形态,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进程,究竟有没有现实意义?人民网记者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基调,通过与园林专家的对话,试图探究出一个答案。
留园的门厅、拙政园的远香堂、网师园的殿春簃……这些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经典建筑,将一起出现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江苏展园中。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国内园林花卉界最高层次的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园博会主打项目园博园的建设目标,是展示当代园林建设最高科技水平和艺术成就的示范区、具有国际水准的低碳绿色生态试验区。目前,已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7个城市选定展园。
经园博会组委会确定,江苏省负责建设园博园中五大核心展区之一的“江南园林”展区,具体由南京市和苏州市联合建设一个完整展园。据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江南园林”毗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植树的“月季园”广场东侧,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
苏州负责建设的地块占整个江苏园的四分之三,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展园,参照苏州古典园林传统的空间处理。
根据方案,这是一处集锦式的园子,多数参照苏州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中成功之范例,如留园的曲溪楼、石林小筑;拙政园的远香堂、枇杷园、海棠春坞、绣倚亭;网师园的殿春簃、沧浪亭等。
为了更能体现当地特色,所有工艺都遵从传统,所需原材料,例如木材、假山等都由本地选取。
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园博园,将在一处原垃圾填埋场上崛起,这对于修复永定河生态环境,打造北京生态修复新亮点和京西旅游的新景点,拉动丰台乃至北京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推荐阅读:
河北魏县“生态加减”促环境发展[分页]
中国古典园林启示“和谐城市”建设
苏州园林一般都是宅院合一,这种形式,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完美的城市住宅,是苏州城市风貌特色的浓缩,反映了人类对生活环境质量的执著追求。
探究每届园博会,苏州展园都获得金奖,并且业界公认“没有苏州参与的园博会是一种缺憾”。
一座城市的古老建筑何以受到如此厚待?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调研员、遗产监管处处长周苏宁给出的答案是,“苏州古典园林是一门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其周围的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她能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提供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必然。
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人工制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走进苏州古典园林,你不但能观赏到各种建筑艺术运用下利用空间分隔达到曲径通幽的美学效果,更能感受到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溢出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每座园林建筑都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以园林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周苏宁表示,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技艺的传承,对城市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古典园林的时代烙印证明她的生命力
“苏州古典园林是固定的几个园子,虽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但并非就是园林艺术的终极”,《苏州园林风景绿化志丛书》责任编辑沈亮认为,“苏 州园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非单单是这几座园子,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变化、不断突破创新的现代园林艺术,古典园林是根脉,现代园林则是对古典园林 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永远都不过时”,沈亮长期从事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工作,他说:“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每一座园子都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一蹴而就建成的,她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美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每一座园子的发展都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从历史来看,国家动荡时,园林建设包括技艺就会停滞不前,而当国家富强社会安定时,造园艺术又会得到空前发展。而且每座园子都或多或少烙下了每个时代的审美烙印。”
由此,沈亮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一个死物,她是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中成熟起来的,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能够不断融入时代,为社会造福的学科。
无论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其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还是光强调继承停留于表现形式,“这些都不是对古典园林的正确认知”。
“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对沈亮的这番话,园林专家、高级工程师詹永伟深表认同。
中国园林“放之四海皆准”的设计理念具备国际化的认知度,它的价值与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超越了中国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面对如此高的起点,中国园林新时期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宽广。
詹永伟表示,中国城市建设现阶段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思想的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存在的规划设计行业间相互脱节,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各 自为政,已经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将中国园林的专业整和思想引入现代规划设计领域符合社会的需求,将为现阶段中国的 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