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实施五大举措让经济林产业释放“绿色效益”

2013年03月21日 10:23中国经济网孙震 陈阳

中国园林网3月21日消息:为进一步把经济林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产业,我市创新林业生产方式,实施五大举措助推经济林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编制造林实施方案,落实经济林造林任务。根据全市造林绿化主体功能分区,今年全市安排人工造林53万亩,其中经济林27万亩。各县(区)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发展经济林的原则,科学编制人工造林实施方案,3月底前造林任务将全部落实到小班地块。

整合林业项目资金,加大经济林倾斜力度。把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保护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在建林业项目进行整合,大力发展以干鲜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对坡度25度以下、土层较厚的低质、低产林进行树种更新时,尽量栽植经济林;迹地更新时,要优先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木本药材、木本粮油树种;中幼林抚育、更新等政策性资金,向经济林建设倾斜。

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培育林果示范大户。鼓励发展家庭果园,对栽植50亩以上干鲜果树大户在政策、苗木、技术、信息上给予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直接带动5户,面积100亩以上的示范户,县(区)林业局争取当地政府给予奖励。积极引导和扶持家庭果园、股份制果园建设,全市共抓出示范户100个、面积8000亩,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强化科技服务,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市林业局聘请省林科院等经济林专家成立经济林专家顾问团,和市局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分包和联系各县(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实行林果技术人员领办示范点制度。鼓励农村林果专业能手组建修剪、嫁接等林果专业服务队,实行有偿服务,以农民服务农民,形成一支留得住的技术服务力量。

严格督导检查,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加强对经济林建设工作的检查督导,成立督导检查组赴各县(区)对经济林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制定考核办法,年底对各县(区)经济林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考核。

推荐阅读:

安徽:全椒发展园林产业 构建特色生态县城

瞄准60%高毛利 东方园林产业链前伸

四川:万源争当秦巴地区林产业第一强县

湖北:安陆袋料香菇“热身”林产业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