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市由钢铁资源型城市向森林型城市华丽转身

2013年03月12日 09:35鞍山日报

中国园林网3月12日消息:3月初,台安县西平林场寒富苹果的春剪进入收尾阶段。4年来,通过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台安西北部的镇场已在绿色环抱之中。以西平林场为核心辐射周边县镇的寒富苹果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不但使沙化地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促进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实现林业建设发展新跨越,近年来,鞍山市先后实施了残次蚕场改造、“小开荒”还林、退坡地还林、围栏封育、矿山生态恢复、绿色村庄建设、重点公路沿线绿化、生态经济林建设、台安万亩森林浴场、山区造林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四年累计造林107万亩。

去年全市造林绿化动员大会上,鞍山市提出了“森林七进”目标任务。本着城区绿化提高层次、道路绿化增加密度、住宅区绿化提升品位、校园和村屯绿化增加数量的原则,鞍山市全面开展了森林进路网、进水系、进小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屯、进园区“七进”活动,积极推进造林绿化、森林城建设向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共完成小区绿化109个,绿化村屯205个、校园200个、企业91个、公路156条、河流16条、园区10个。通过实施“森林七进”,用“绿色”实现无缝对接,保证了全市无森林空白点,极大提升了幸福宜居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指数。

作为青山工程示范市,去年鞍山市超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依托“造绿、造地、造园、造城”四项工程,将青山工程与土地整理、城镇建设、工业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紧密结合,充分放大青山工程的内涵和效应,并制定了青山保护长效机制、青山工程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青山工程六项绿地恢复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青山工程健康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青山保护长效机制。

近四年,鞍山市造林绿化年均增速达78.3%,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8.11%,建成区绿地率37.9%,绿化覆盖率3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4平方米。去年3月,鞍山市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创森核验组的检查验收,并被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现了由钢铁资源型城市向森林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推荐阅读:

山东淄博:向“国家森林城市”迈进

南京: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进绿色都市建设

湖北:争创森林城市 建设美丽十堰

河南郑州:森林城市 美丽绿城

(来源: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