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小,干活很卖力
中国园林网3月11日消息:春光明媚,草长莺飞。3月10日,在南宁市青秀山景区,一场热闹的植树“大戏”正在上演,主角是2000余名市民,剧情是他们与树苗的“约会”。他们扛着锄头、铲子,自发聚集在一起,加入到由早报和广西三林林业有限公司、南宁市青秀山景区共同举办的“植树节,为绿城添新绿”义务植树活动中,种下树苗的同时,也享受着新绿带来的希望与快乐。
两座荒坡一日披新绿 种树赶早集 同道中人相视一笑
10日上午,青秀山风景区侧门两座还未开发的荒坡,一改往日宁静。距离活动开始还有1小时,这里已经不断出现扛着锄头、铲子的市民身影。他们有的是穿着统一服装的单位团体,也有2~6人的家庭组合,还有单枪匹马来“赴会”的市民。
上午8时,陆女士和朋友两家人带着孩子最早抵达青秀山景区。9岁半的全隆前一天已经做足了功课:“要挖30厘米×30厘米的坑,然后把苗放进去,填好土,踩实,还要挖个槽,保持水分呢。”植树流程说得挺顺溜,真正种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全隆一会儿用小锄头刨土,一会儿换小铲子,第一棵小树苗种下去,他已满头大汗了。虽然觉得有点累,不过,全隆很高兴,“今天和小哥哥一起种了友谊树,以后我们一起来看它”。
63岁的李阿姨,也是赶早的一拨。上午7时,她便扛着铁锨出了门,转了好几路公交车才到青秀山。她说,在公交车上,也见到不少带着铁锨、水桶、锄头的人,到了李宁体育园站,大家相视一笑,都下车了。领到树苗后,挖坑、种树、培土、浇水,在周围不少年轻人还在挖坑或闲聊时,李阿姨已经种下了4棵小树,动作很麻利。
劳动不解瘾 种完小苗“偷”种大树
当天的活动分为两个区域,左边山头上有序地摆着“大家伙”麻楝树和枫香,主要让成年人团队种植;右边山头为未成年人和亲子家庭准备,种植黄花梨、火焰花等小苗木。不过,两座山头的市民,种完树后都大呼“没过瘾”。
南宁三中高二(8)班的20余名师生来参加活动。带队的玉老师告诉记者,南宁三中每届学生毕业时都种树。但近年,三中本部已种满绿树,没有空地了。为了让这届学生有机会留个纪念,就带着大家来参加活动。学生们每人领了一棵小树苗,呼啦啦爬到右边山头,种下后觉得不过瘾,又去领了一次树苗。下山时,有学生发现了躺在半山腰的麻楝树,旁边还有挖好的大坑,玉老师便“擅作主张”,让孩子们种了起来,“希望毕业后,今天的经历能让他们有个美好的回忆”。
60岁的梁先生干劲十足,和年轻人一起扶正100多公斤重的大树,填土,踩实。在种下两棵大树后,他的爱人制止了他,“你已经种了两棵,留点给别人种啊!”听了这话,梁先生笑呵呵说:“还没过瘾。”
朱女士和孩子解决“不过瘾”的办法,是在大树旁种下小树苗。朱女士说,上一次参加植树活动已是读高中时的事了,同学们一起劳作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日,她和同事们种下大树后,觉得不过瘾,就带着孩子领取了小树苗,种在大树旁,希望这棵“亲子树”见证孩子的成长。
绿了别变“黑” 环保人士清理垃圾
此次植树活动吸引南宁市不少公益团体前来参加,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环保协会都没有缺席。
广西民族大学绿色家园环保协会的大学生带着劳动工具,早早来到植树现场。领取树苗后,他们三三两两地自发组成小团队,分工有致。正在读大二的学生易培林说,他来自农村,对大自然有天生的亲近感,读大学后,与一群有共同环保理念的同学相识,参加这样的活动,既为改善环境出了一份力,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活动还吸引了热爱环保的国际友人。Garth来自新西兰,目前在南宁市第二中学担任外教老师。头发花白的Garth说,在他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植树节,他曾经种下的树如今已长到一人环抱。他笑称,南宁的植树节真像过节一样热闹,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活动将近尾声,山坡上出现了几个年轻的身影,沿着山坡一路走一路捡拾垃圾。原来他们是广西大学绿色环保协会的成员,正在自发清理用于包裹树苗根部的黑色网状编织袋和铁丝。一名同学告诉记者,他们这样做目的是“不要绿了一片,又污染了一片”。
亲手种树寄托几多情 出差买工具
绝大部分前来种树的市民们,带来的都是崭新的工具,有的连商标都没揭掉。小朋友文心扬便是其中一员。
第一次种树,文心扬不是很熟练,不过他手中的锄头用起来很顺手,“这是爸爸特意从罗城买回来的”。原来,文妈妈替孩子报名参加活动后,看到活动要求自备工具有点犯难,“家里只有一把老铲子,不合用,现在去哪里能买到铲子呢?”文妈妈便向文爸爸求援。此时的文爸爸正在罗城出差的路上,途中正巧看见有好工具,便一口气花100余元买下了锄头、铲子共3把工具。
“以后还会经常参加这类公益活动,工具都还用得着。”文爸爸说,文心扬虽然年龄不大,却是本报爱心公益活动的“老粉丝”了,“连续两年,文心扬都给爱心超市活动捐米捐油,我们希望他将来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种下同学林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同学林快长大!”两座山头间,响起了南宁市秀田小学五(一)班孩子们稚嫩而响亮的童声。该班的庞老师告诉记者,要在城市里找到土地,给孩子们体验植树、接触自然的机会不多。这次参加活动,孩子们都十分高兴,“多年后,他们回头看自己和同学们种下的树林,回忆起同学情谊,定会感慨万千”。庞老师还特地联系商家,为孩子们团购了铲子。
“我们种了一棵友谊树!”班上12岁的邓志文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和好朋友在树苗旁插上了木棍,把野草清除干净,做好了记号,“希望以后回来还能找到这棵树。”
推荐阅读:
[分页]
植树后高兴地跳跃着回家
挂起心愿卡
“祝我的宝贝和小树一样,越长越大!”“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当日,可口可乐公司(广西)饮料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还在种下的树苗上挂上自制心愿卡,许下了美好的心愿。
市民梁先生在心愿卡上写的愿望很单纯:“希望小树快长快大”。他有很多次种树的经验,曾随单位去过钦州、田东等地植树,“如今,有的树已经成材。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也能把这个接力棒接下去”。
植树庆生日
对于南宁市五一路小学四年级的谢熙雅来说,参加植树活动还有着别样的意义。“孩子生日是3月12日,正好是植树节那天。”她的妈妈雷女士说,他们还定制了生日蛋糕带到活动现场。
整个植树过程中,谢熙雅和她的同学们一直在忙活,大人们并没有出手帮助,只是在旁边指导。其间,谢熙雅的手指不小心弄破出血了,雷女士帮她处理完伤口,仍然鼓励她继续坚持。两个小时后,孩子们种完6棵树,就七手八脚地打开蛋糕庆祝。准备点生日蜡烛时,忽然意识到不能在山上生火。最后,他们围着没有点燃蜡烛的生日蛋糕,唱完了生日歌,“真好吃,今天的蛋糕似乎比以前吃的更甜。”谢熙雅开心地说,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更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
爱心助阵锦上更添花 现场交通忙而不乱
上午11时左右,看着市民植完树后一拨一拨地有序散去,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园林部相关负责人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从现场情况看,今天起码有2000多名读者前来,这么大型的植树活动,我们还是第一次接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严阵以待,提前做好了应对方案。
当天,景区共派出10人在各个节点维持交通。这些工作人员除了注意一些回填土的地方不能停车,引导车辆尽量不要停在路边外,还会在有司机问路时交代一句“注意安全”。
上午8时30分左右,大量的人和车辆进入景区,大家开始紧张忙活起来。相关负责人巡视了几趟后发现,景区里面的车辆无论是行驶还是停放都没有乱,还有大量车辆沿着凤岭南路停了长长一溜,在交警的指挥下也井然有序。
“树苗套着的塑料袋一定要扯掉,这样树苗才能成活。”看到一名孩子直接将苗放进挖好的坑内,一名景区工作人员及时上前纠正。“小孩没有经验,谢谢你提醒!”植树的家庭赶紧按照指示操作。当天,景区还派驻了25名技术人员分布在两个山头上,教读者们正确植树。有几个班级还先将学生们集合起来,请来技术人员讲解了一遍才开始种树。
紧急加赠千株树苗
活动热线开通以来一直非常火爆,在缩减报名人数后依然有2000人的规模。而此前,活动准备的苗木只有1600多株,其中青秀山景区提供120株麻楝和枫香(大苗)和500株火焰花(小苗),广西三林林业有限公司提供1000株黄花梨小苗。
人多苗少怎么办?记者马上与两个合作单位协商,最后,青秀山景区与三林公司都慷慨地追加了500株,使当天的苗木供应量达到2600多株。
“大家排好队领苗,一人领一棵,种完了再来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上午8时半,最早到达的“先头部队”纷纷围上来领取苗木。
9时许,广西三林林业有限公司的1500株苗木也拉到现场,一卸车就被读者围住了。这1500株苗是前一晚连夜起出装袋,一大早从位于良庆区那马镇的基地拉来现场的。到了10时30分左右,树苗眼看就要分发完毕,该公司董事长李教马上掏出电话,安排基地紧急运送一批树苗过来。不过遗憾的是,公司运苗的车辆半路抛锚,没能赶过来,李教说:“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再搞义务植树活动,我们会加大苗木供应。”
免费赠水送“甘霖”
可口可乐(广西)饮料有限公司不仅前来参加植树公益活动,还大方送出1000瓶矿泉水,这一贴心举动方便了不少人。
当天上午8时许,该公司工作人员就在领苗地点搭起了帐篷,挂上了横幅,提醒大家这里有免费的水可以领取。刚开始,这里还少人问津,因为绝大多数人有备而来,随身携带了饮用水。
当然,也不乏“马大哈”。“给我一瓶水,谢谢。”一名读者带着小孩扛着工具走到现场,看见矿泉水眼睛都亮了。原来,他的车尾厢本来是备有水的,可下车时忘了拿。车辆停在景区侧门外面,要走出去拿得花上半个小时左右,正在发愁口渴了怎么办呢,“你们的水可救了我的急了”。
一两个小时后,这里开始“旺”起来。大家挖坑、植树,出了一身的汗,带的水也喝完了,免费赠饮区大受欢迎,工作人员应接不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考虑到植树地点是荒坡,没有水出售,市民来种树走上一段路又干一阵活,所带的水很可能不够喝,因此为大家送上一点水,“算是为这个公益活动锦上添花吧,让大家植起树来更有劲”。
推荐阅读: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