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1日消息:杭州仿建巴黎埃菲尔铁塔,广东惠州仿建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郑州现法国“朗香教堂”,苏州有座山寨“伦敦塔桥”……当今中国的建筑设计,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日前,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对于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建筑“山寨”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建筑设计创新乏力的背后
对山寨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中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法学所的周林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要对美观、实用、舒适、具有原创性的建筑作品进行保护,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建筑缺少创造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少法律保护是一方面。当时没有相关法律,不鼓励原创,挫伤了建筑师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是导致建筑作品单调的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对包括建筑作品在内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保护。周林说,从这时起,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开始出现一些有特点的建筑。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或地方并没有自己创新,而是想“走捷径”,因此,一些地方出现了知名建筑的“山寨”版本。
周林说,虽然目前侵权建筑较多,但关于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案例并不太多,这也跟建筑作品的特点有关。首先,山寨建筑确实比较复杂,有争议的建筑有时会有一些变化,是不是属于实质相似、是不是构成侵权,一下子很难判断。另外,设计和建造成本比较高,如果要改建,成本会非常高,因此有关各方会比较慎重。
抄袭和套用符号做不出好建筑
对此,笔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新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表示,现在中国建筑存在“千层一面”的情况,“这和我们建设速度太快有关”。
何镜堂认为,中国建筑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抄袭严重。看到国外哪个建筑作品好看或者有特色,就抄袭人家。二是符号化。现在要求建筑有民族特色,就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这都不可能做好建筑。”
那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建筑?“是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做到既传统又现代。”何镜堂说,节能环保低碳也是未来建筑发展走向,“要结合当地不同气候处理,比如南方城市的建筑,就要隔热通风防潮,北方就要防寒防风沙。这样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让建筑有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何镜堂表示,自己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做有创意的建筑,“但创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根据地域文化特性、环境依据结合而来,再用现代的材料、艺术和审美观结合起来的,这样才能让建筑有文化也有时代性。”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