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东河槽
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1996年,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上,“宜居城市”概念被首次提出。16年过去了,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工业立市的“草原钢城”包头,不但已成功跻身“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且开始向更高的特色发展之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前进。
为了实现生态宜居的理想状态,近年来,包头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一幅用“最顶层”理念规划、设计,用“最美丽”标准建设的生态宜居蓝图,将于不久的将来绘就未来的“美丽包头”。
“最宏观”目光凝聚“最微观”生活
让百姓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成果,是包头确立生态宜居发展之路的“顶层设计”思维。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新都市中心区、打造钢铁大街沿线商业区……近年来,包头在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动作。
路修得越来越宽了、路灯越来越亮了、街道越来越干净整洁了,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普通百姓真切的感受。
市城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相继实施了青山路、建华路、黄河大街等10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新、改、扩建工程。目前,我市总道路面积已达2300多万平方米,道路长度1300多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3平方米,未来将达到15平方米(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的人均道路只有3~6平方米)。此外,我市现已拥有路灯6.78万盏,主干道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次干道达95%以上。
为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广大群众关心的包括供暖、排水等在内的旧小区改造问题,自2005年以来,我市已先后投资3亿多元,对全市183个老旧小区的供热二次管网进行了维修改造;2008年以来,完成了800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受益居民达10万户;2010年以来,对迎宾小区、康乐小区等30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给排水管网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为营造“依山傍水、绿网相连、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的城市景观和人居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市按照“绿化服务半径500米,出行10分钟享受绿色服务”的要求,相继实施了一批广场、道路等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自2009年以来,已累计栽植树木近百万余株;仅2012年,我市就相继完成了30条道路的绿化提档升级和37处重要道路节点的景观改造。截至目前,全市拥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广场绿地35个,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
“最长远”方式破解“最迫切”问题
用“最长远”方式破解“最迫切”问题,这是包头建设宜居城市始终坚持的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包头已显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挤”了。在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目标的同时,包头还在努力做“扩张运动”。按照《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等规划设计蓝图,包头已经确定了“一市双城、带状组团、绿色隔离”的未来城市形态(双城即昆青城区、九东城区,昆青城区包括昆都仑片区、青山片区、高新区、希望铝业工业区、包钢工业区、哈业脑包片区、新型工业区等,九东城区包括九原片区、东河片区、滨河新区、东兴工业区等)。
按照规划,未来的包头将发生很多变化。包头市的新行政中心将东迁至新都市区(新都市中心区位于新旧城区之间,北临110国道,西到一宫、劳动路,东以二道沙河为界,南至包兰铁路),未来的党政办公大楼前将是一个大型的广场,办公大楼和广场的连线,将共同画出一条南北向300米宽的新轴线,这条轴线将取代目前的阿尔丁大街,成为未来包头的新中轴线。在中轴线周围还将形成四个文化中心区,这些区域中将会有大型美术院、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建筑。
未来,现在的市委市政府位置,将出现新的城市中央CBD,耸立起城市中心区最高标志性建筑——高233米的双子塔。钢铁大街自西向东将依次排列包百、双子塔、万达、正翔国际商四大核心商业圈。
在大力实施道路新建、改扩建的基础上,包头还确立了加快构建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和市域1小时交通圈目标。为达此目标,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包头着力在为城市交通打造一张交通“大棋盘”,这张“棋盘”以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以次干路、支路为基础,用四通八达的“五横八纵”路网相连。在此基础上,包头还将努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为打通交通瓶颈,解决部分道路及交叉口交通拥挤、堵塞、通行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包头还将建设铁西西井湾高架路(桥)、110国道与白云路、白云路与南绕城公路交叉口等8座大型立交桥。整个城市路网建成后,百姓的出行将变得更顺畅,更方便。
生态宜居必须建立在“居者有其屋”的基础上。为此,近年来,我市还不断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棚户区、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来自市住房和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今,我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万多套,每年有1万户左右的廉租住房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今年我市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32392套,目前已基本建成20693套。
未来,我市将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不断扩大保障范围,确保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其他低收入家庭,都正在能实现安居乐业的生活。
“最顶层”设计惠及“最基层”民众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从根据官方公布的《立足长远发展 规划宜居包头 ——包头市城市重点区域规划、设计公示》看,“生态”和“宜居”是两个最为关键的词。
为加快推进我市重点区域建设,规划实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我市从2011年6月起,邀请国内外25家设计团队对钢铁大街和阿尔丁大街、新都市中心区、小白河区域、五当召风景旅游区等7个重点区域,进行了概念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对城市水系景观、绿道等也进行了概念性规划设计。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我市的绿化率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的30%,未来,包头还将实施一系列“绿肺”工程,有关生态规划实现后,包头的绿化率可达到40%以上。
赛汗塔拉生态园、规划中的小白河黄河龙城、南海公园,未来,站在这些地方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天地相接处片片楼宇勾勒出的美丽都市轮廓,每个城市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城市的天际线。
未来规划中,最体现生态宜居惠民的,莫过于“绿道慢行系统”。“慢”生活,是一种都市人最向往的新兴“奢侈愿景”。“宜居包头规划”重点打造的一项工程,就是将绿地慢行系统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百姓充分享受“慢”生活状态。
生态宜居,美丽包头的未来已描绘清晰,让我们共同期盼美好明天的早日到来!
推荐阅读:
(来源:包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