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炮轰古宅先拆再建

2013年12月09日 10:58齐鲁网

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作为国务院1986年批复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如果能够让人们传统记忆中的泉城济南继续散发历史魅力成了越来越多的济南人关心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泉城规划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名城所所长张兵表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行注重真实信息,同时应该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模式,摒弃简单的“仿古一条街”。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信息

  “很多人顾名思义的再说我们这个地方特别有历史、特别有文化,但如果没有历史街区不能叫历史文化名城”,在张兵看来,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大规模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直接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街区都以各种非常粗暴的形式在改动,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载体变得越来越单薄。

  张兵认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首先应当保障可以体现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信息。随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题越来越从最早建设性的破坏慢慢演变到开始注意到要保护,很多地方并不十分明确保护街区恰当、正确的方法,把改造和对环境的整治当成了保护。

  在很多城市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拆除原来的建筑统一新建仿古一条街是并不鲜见的做法。张兵觉得,仿古一条街使得真实的传统建筑都不存在,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它的真实性。

  “传统建筑都不存在使得历史街区丧失了真实性,都存在又无法在功能上适应新城市的发展”,这样的矛盾使得仿古一条街的做法一直处于争议当中。“我们的建筑长期失于维护,完全保留原来凋敝的状态,它对现代城市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张兵表示,有的历史街区由于失于维修变得越来越破旧,老百姓既看不到它的前景,又不愿意自己去修理,于是就出现了宁可租出去收一点租金也不肯去修理的困境。

  摒弃“仿古一条街”

  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城市,需要变化和演进,在这个过程中植入新东西的时候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容忍度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张兵介绍,当前一个难以破解的题目在于对历史街区新发展中,在用新的整理和新的功能植入时,政府往往采取的是指挥部的办法,“指定几位领导两三年把这些干完,他到处筹措资金”,这样的方式导致历史文化街区永远没有自然演化的过程。

  而当对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整治办法的时候,又必然导致全盘拆掉,然后建设一套仿古的东西。张兵认为,对于简单仿古一条街的做法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应当摒弃。

  张兵表示,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保护中,应当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在改造和整治的过程中,不要用大规模处理老建筑建设新区的方式,否则“历史文化街区全都是被你翻盖过的东西,很显然这个地方的真实性就是不存在的”。

  小规模渐进式保护模式

在谈到对历史街区中缺乏价值的文物进行修理时,张兵建议采取小规模、渐进的方式。

“在去年国务院警告的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亮了黄牌的城市中,其中一个就是山东聊城,聊城在自己的城市一平方公里左右中,把所有旧的东西全盘改掉,也是搞得古香古色,但是它是一个完全按照领导的思想缔造的传统尺度的东西,这是一个错误的方法。” 

张兵强调,小规模渐进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工程思维。他提到,建国以后第一个30年的住房政策和第一个3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都让我们的历史文化街区处在一个贫血的状态下,并没有一个很自然的循环过程、新陈代谢的过程,现在要进去大量地补账,这个补账的过程是需要有很大的智慧,需要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观支撑。 

加大对原社区的尊重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原社区的尊重。

张兵认为,在保护和整治中,社会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从对仿古一条街批评,走到今天注意到从原来拆旧建新到现在到处讲“修旧如旧”作为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应当是“修旧如故”,简单地把它修成像旧的东西,只能说是一种旧的韵味,完全靠做旧的工艺没有办法实现城市的文化遗产传承。在保护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尊重最重要的是要让原来的社会组织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自然演化的良好机制。 

在现在城市的商业开发中,我们越来越喜欢把历史文化街区完全理解成一种商业地区,从经营策划的模式来讲,愿意把历史文化和商业进行嫁接,讲这个地方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创意地区,把它当装饰品,这也不是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正确出发点。 

“如果你想真正把传承作为一个目标,这不是一个走得通的路子。”张兵明确表示。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基础设施的改进,张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老建筑越来越旧,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如果让这个地方慢慢地改,政府的代价越来越大,居民不断要价把价钱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希望在操作中不拆掉房子也把的居民清走。 

张兵提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大力加强基本设施建设,而是疏解人口、整理院落的方式,让居住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条件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改善,才能真正从长期意义上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推荐阅读:

读“五书”赏园林 传播古建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受捧

成龙捐古建了 我们学会爱了吗?【评论】

福州烟台山:二期改造保留51处古建筑

广东:古建筑异地"复建"应量力而行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