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9日消息:经过多年的奋斗,目前,我省的森林覆盖率为63.1%,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7%,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优势已经成为江西一张靓丽的名片。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也已经成为4500万赣鄱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和追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力争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目标。一时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秀美江西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不遗余力守护江西生态优势
“森林城乡、绿色通道”、“pm2.5”、“生态补偿机制”……省两会期间,一个又一个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词、热词频繁见诸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发言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呼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一定要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遗余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作为全省重要的林业县,修水县在保护生态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省人大代表、修水县长孙朝辉介绍,近年来修水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封山育林,不断减少木材砍伐指标,从前年的8万立方米,自动减少到今年的3万立方米。修水还对45000户群众进行生态移民,把他们搬出大山,减少人为污染。此外,该县还对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整改,拒绝有污染的项目进入。目前已经关停129家污染企业,拒绝20多家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近40多亿元的投资。“说到底,我们就是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从末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孙朝辉告诉记者。
省人大代表、余江县长张子建认为,保护好生态环境,要促进可持续发展。要进行高起点规划,包括功能规划、产业规划,哪些地方搞工业、哪些地方搞农业进行明确的区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工作;高要求审批,严把选择项目关,高污染、高占地的企业要拒之于门外;高质量建设,实行保护、投入、管理并重,建好用好污水处理设置,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不能搞形式主义;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继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有了绿水青山,自然也会有金山银山。”省政协委员、三清山管委会主任谭赣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靠着优美的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去年三清山实现门票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47.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数。当地农民放下斧头,拿起导游证,吃生态饭,反而比过去乱砍滥伐、破坏环境收益更多。由此可以看出,我省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走生态与经济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大有可为。
“生态经济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主要载体。”张子建认为,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为重点的生态经济。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加强农业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以绿色低碳经济为目标,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优先发展绿色型、低碳型产业,形成园区工业产业链和自我循环的工业链。
孙朝辉认为,保护好生态也是经济、也是资源,要始终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将水、空气、植被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来经营,按照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绿色新区、保护绿色生态的思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同时,在发展生态经济中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能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抓紧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余江是全省有名的生猪生产大县,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治理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余江县建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准入机制,对于已建成的生猪养殖场,污染处理没达标的要关停整顿,新建饲养场必须和污染处理设施同步完成。张子建告诉记者,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大家都按规矩办,没有人情可讲,大家都扎扎实实做好污染处理,生猪养殖污染当年就减排三分之一。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一系列制度做保障,效果才能更长久。”孙朝辉建议,严格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制、生态环境绩效评价制、环境事故领导问责制和评先创优生态“一票否决”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谭赣明认为,还要在全社会大力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势,向社会广泛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知识和典型。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倡导资源保护、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还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培养起科学的、绿色的观念,通过孩子们的影响,“小手牵大手”,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推荐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