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建50公里湿地景观环

2013年12月31日 09:38信息时报朱元斌

中国园林网12月31日消息:海珠区将从市中心边缘的“河南”,跃身为都市中心区最大最美城市生态区,打造都市绿心。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获悉,海珠生态城启动区规划已获规委会审议通过。

海珠生态城未来将打造成以海珠湿地为核心,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花城、水城、绿城特色生态城市样板区。主持该次规委会的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海珠生态城慢行环路很人性化,让市民随时进入湿地和公园,修好后海珠区相当于一个大公园。

市中心最大最美生态区

海珠生态城位于广州市都会区中部,是珠三角绿道汇聚的核心,也是中心城区内生态绿心。总体规划范围为海珠全区92平方公里,一期控规修编范围52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范围面积8.9平方公里,涵盖中轴线南段核心区、海珠湖、大干围和上涌安置区等33个近期重点项目。

规划提出了海珠生态城的三大定位,分别是宜居低碳城区、都市绿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发展以会展配套、总部经济、旅游休闲、节能环保、文化创意、高端服务等六大主导产业,打造一园四区的总体布局,一园指的是万亩果园湿地及配套区,四区分别为文化观光区、综合服务区、会展配套区和滨水商住服务区。规划方案称,海珠生态城,未来将打造成都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城市生态区域。

多元生态

打造52公里休闲慢行环路

海珠生态城启动区规划以生态为先导,划定万亩果园湿地控制线,打造都市绿心,以征而不转,落实留用地及指标政策,控制869公顷作为核心保护范围,在此基础上增划642公顷,使总体湿地保护控制范围达到1511公顷。

强化“广州南肺”的生态效益,在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要求下,建设面积2248亩的海珠湖。启动区涉及的湿地控制区范围为1.7平方公里,规划划定湿地边界外侧100米范围为生态协调区,将严格控制湿地范围及协调区的项目建设。

结合绿道,构建休闲慢行步行区。在湿地边缘区域,将打造世界一流50公里长的湿地景观环,规划休闲慢行环路,全长52公里。规划通过水系连通、水系修复与补偿、整治河涌以及强化引水调水工程等措施,提高水面率,恢复河涌原貌。总体生态区域面积为27.2平方公里(含果园、水域、绿地),较现状增加3.0平方公里。未来海珠生态城水质将达到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湿地率70%,水面率30%。

交通体系

建设双“90”公交系统

规划突出公交主导、绿色出行,打造双“90”公交体系:即轨道站点500米覆盖人口达90%,公交出行占内部机动化出行比例达90%。建设11条城市轨道共53.2公里;建设7条有轨电车线共66.8公里,形成1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规划强调慢行优先,打造百里慢行道,规划滨水慢行道33.8公里,游憩慢行道69.0公里;围绕万亩果园湿地,通过建设换乘截流系统,构建湿地15.1公里的内部慢行优先区。

优化完善路网,形成“八横七纵”的道路网络,路网密度8km/km2,比现状提高3.3km/km2。

公共配套

步行500米即见公共设施

规划体现“智慧、均等、绿色”,构筑网络型公共服务设施运行体系,实现职住平衡率50%以上。构筑“市区-街道-居委”三级公共设施配套体系,实现基本设施均等化。

基础公共设施与湿地旅游公共设施、市政交通设施相互补协调,实现500米步行可达,服务半径全覆盖,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大幅度提升海珠区公共设施配套水平,领先全国。

比如,养老院达到每千人40床位,中小学设施达到广州市居住区配套标准,医院达到130平方米用地/床的《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新建三馆一场,一馆一园等文化建筑,满足未来市区民生建设需求;新建游泳池、儿童公园、体育公园达到每千人246平方米的高标要求。

文化传承

规划六大主题旅游线路

历史文化遗产展开地毯式普查,对文化遗产采取分类保护策略。保护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龙潭村、沥滘村古建筑群。完成88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58处文化遗产线索普查工作,提出规划保护措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岭南水乡风貌。

规划提出,在海珠生态城营造“六百园”(百果园、百蔬园、百草园、百虫园、百花园、百鸟园)岭南生态极核;规划六大主题旅游线路(环岛珠江游、都市风情游、绿道休闲游、果林生态游、岭南文化游、活力花环游);形成六大特色街道(美食街、花街、果品街、民俗街、岭南水街、古港风情街),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打造中轴线南段文化轴

海珠生态城区启动区建设城市新中轴线南段4.5公里,通过布局“三馆一场”、“一馆一园”等一系列标志性文化亮点,轴线南段远期形成一轴六亮点,展现世界一流文化轴的魅力。

中央绿轴控制宽度为180米,通过严格控制两侧空间环境、城市形态,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V谷”。中轴线地区城市风貌进行分区控制,划分为都市旅游风貌区、岭南文化风貌区等六个分区,并串联形成统一整体;作出相关设计指引,充分体现“东方气派、岭南风格”。

地下空间

总体开发量146万平方米

借鉴巴黎、纽约、多伦多等国际开发经验,引入紧凑开发的创新理念,地上地下一体规划建设,形成以商业、旅游服务、文化娱乐体验、交通枢纽、停车功能复合的地下综合体。

总体开发量为146万平方米;打造集约高效的轨道枢纽(赤岗塔站、客村站、大塘站、沥滘站),构建低碳绿色地下市政空间,达到国际城市领先水平,成为国内大都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样板。

小结

启动研究“南肺”立法保护

在规委会上,陈建华在小结时表示,海珠区南肺实际上已经成了绿心,整个海珠生态城的开发要控制好量,要跟人口增长量联系进行规划测算。与会的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表示,要启动研究“南肺”立法保护。

此外,海珠生态城的湿地慢行景观环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这样的百米绿色湿地走廊在大城市里不多。慢行环路修得很人性化,让市民随时进入湿地和公园,修好后海珠区相当于一个大公园。如果是用自行车骑行,52公里的慢行环路相当于从市中心骑到从化了,这里也给出空间可供暴走族和驴族去体验。

陈建华要求,明年要做好海珠生态城二期规划。

三大定位:宜居低碳城区、都市绿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

六大主导产业:会展配套、总部经济、旅游休闲、节能环保、文化创意、高端服务

一园四区布局:万亩果园湿地及配套区(一园)、文化观光区、综合服务区、会展配套区、滨水商住服务区

推荐阅读:

山东:济南华山湖湿地工程正运作5个村庄拆迁

浙江:宁波市石化区里建3000亩生态湿地公园

江西:渔舟湾湿地 池干涸鱼消失

广州:猪场变湿地公园 水质跳2级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