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苏州河沿岸再添三座雕塑

2013年01月18日 15:05新闻晚报

中国园林资材网1月18日消息:今天上午,长宁区苏州河沿线的三座全新雕塑 《瞬间》、《变化》、《印迹》同时揭幕。苏州河沿岸的“两线八珠”景观雕塑目前已达到11座。

苏州河长宁段,西起外环线,东至曹家渡、江苏路桥,沿线约10公里长,系上海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摇篮。该地段以历史文脉相对集中而著名,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上世纪20年代,河畔先后建起民族实业家开办的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工厂。随着城市发展的功能调整,众多老厂房都已经关闭或者搬迁。

长宁历史悠久,正值区域内苏州河沿线景观提升,区规土局以此为契机,通过公共艺术建设,努力提升文化形象,创造城市新地标———长宁十里苏河印象,打造 “苏河文化长廊”。

苏河沿线景观设计称为 “两线八珠”,长宁路北侧滨河步行道及南侧的绿地形成连续的两线,通过包括虹桥河滨公园、天原河滨公园、风铃公园等八颗“珍珠”,以项链的方式将公园串联起来,整合成长宁区苏州河畔完整的景观体系,并提升区域形象与价值,同时给市民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在这些绿地公园内均有不同题材的雕塑,共有11座。

长宁区目前已制定了 《长宁区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规定了雕塑建设从规划选址、方案征集、研究审定、建设制作到项目验收、维护保养等各工作阶段和程序。今后长宁区包括苏州河沿线还会增添各种雕塑,讲述城市的风采。

《瞬间》

1915年,民族工业生产者荣宗敬和荣德生先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1917年定名为上海申新第一棉纺织厂,即后来的上海第廿一棉纺织厂。随着纺织系统改革和上海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廿一厂土地于1998年起改建住宅楼,就是现在上海花城和虹桥河滨花园所在地。此次这里矗立起的全新雕塑《瞬间》取材于上棉廿一厂的一群女工的历史照片,一瞬间的摄影记录了这些创造历史的纺织女工。雕塑的剪影方式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在长宁路古北路路口焕发光彩。

《变化》

长宁路、芙蓉江路路口的雕塑《变化》在我国第一家氯碱企业天原化工厂原址。1929年,天厨味精厂经理吴蕴初先生集资创办了天厨味精厂附属工厂,定名为“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于1930年10月投产,并成为当时中国具有相当规模的氯碱工厂。后经过合并,改名为“天原化工厂”。2000年4月工厂搬迁,原址进行改建。

雕塑作品取材于“化学”衍化聚变生成发展的寓意,以化学分子结构关系,生成为景观艺术作品,作品造型类似于“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状。

《印迹》

《印迹》也在长宁路、芙蓉江路路口。1956年起,先后由三十九家小型钢厂合并发展,建立上海第十钢铁厂。曾创造热轧钢带、精密不锈钢带等多个“中国第一”称号。本雕塑作品取材于钢铁厂1958年生产用的钢包和用于浇铸钢材的模具而展开。相似的模具内,包含着不同钢锭的几何负形,犹如一枚枚充满希望的印章。大大小小的金属体块蕴含着钢铁铸造工业的力量感,同时又像是一串足迹,从过去一路走来,铸造出一个个属于明天的梦想。

推荐阅读:

园艺盆器企业纷纷“回眸”内销市场

甘肃庆城县智能温控日光温室红掌、凤梨走俏

芜湖:获奖雕塑落户中山路步行街(图)

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雕塑吸引小朋友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