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8日消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11月18日,我市中恒天福泰动力年产40万台发动机项目、耐福电声年产1500万只音响研发与生产项目等34个项目集中竣工投产。34个工业项目总投资78.48亿元,投产达效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94.3亿元。这是我市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施“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战略的又一力作。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长远规划,精心实施,保护青山绿水,不要有污染的GDP。
池州北临长江,八百里皖江流经岸线就有160余公里。而南部纵深地带皆为广袤的山区,占池州国土面积七成多。根据市情,我市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北部沿江一线重点发展工业,南部山区则以生态资源保护、旅游和特色农业开发为重的发展思路。
利用丰富的岸线资源及优越的“黄金水道”,近年来,我市大兴沿江开发,发展新型工业,使昔日连绵不断的荒冈坡地悄然崛起了一个个大工业、一片片产业群,其中有池州海螺世界最大的单体水泥生产企业、禄思伟亚洲最大的耐火材料厂、铜冠有色国内最大的铅锌冶炼生产基地。石台县由于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市里通过“飞地”的方式,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出一个石台工业园,帮助其发展县域工业,一方面保护了优质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业强县的目标。今年1至10月份,全市433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9.4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同时,我市每年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并提高工业项目进园的“绿色门槛”,几年来,共否决了近百个重污染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至10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4.1亿元,增长37.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而在南部山区,我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守住腹地好山好水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十二五”以来,旅游三项指标均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1至10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4%。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全市星级以上“农家乐”达到470多家,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到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的30%以上。现代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125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4个县区中有3个建成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2个建成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县。
“以点串线、以线促带、以带兴面”,我市通过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走出一条激活沿江、带动山区、保护腹地的特色发展之路。
推荐阅读:
(来源:池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