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0日消息:日前,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我市将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工作,积极打造“绿色鹰潭”。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8%,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以上,乡(镇、场)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自然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高速公路、国省道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100%,县、乡公路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河流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80%以上。
“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江西”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我市生态安全、保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把鹰潭建设成“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的迫切需要。我市将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质量、确保成效”的原则,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以环境绿化为中心、公共绿化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庭院绿化为基础的“绿色鹰潭”。
在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工作中,我市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城区绿化。我市将积极开展市中心城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贵溪、余江、龙虎山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按照“见缝插绿、扩充绿量、提高档次、打造精品”的原则,重点抓好城区绿点、绿带、绿圈、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结合“森林十创”活动,广泛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退地还绿,建成一批“森林社区”、“森林街道”、“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将森林引入城市,将花园建在街头,努力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绿化体系,为城镇居民营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相依,和谐秀美”的宜居生态环境。
二是乡村绿化。乡村绿化将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导”的原则,按照“保护好现有林,培育好速生林,发展好经济林”的思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重点抓好进村通道绿化和环村林带建设,培育森林生态文化,鼓励以村规民约等方式建立村自然生态保护小区,努力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广场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防护林,“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乡村绿化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森林乡镇数量达到50%以上,森林村庄数量达到50%以上。
三是通道绿化。坚持“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林相与季相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实施好辖区内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河流绿化。已绿化的通道切实做好提升、管护工作;未绿化的通道按照“一路一景”的思路,突出主要树种和特色景观,大力植造经济林、生态林、观赏林等适宜林种,营造色彩丰富和季相变化明显的复层混交林,使之成为绿化线、风景线和致富线,形成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走廊。
四是景区绿化。牢固树立“造林就是造景”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龙虎山景区泸溪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进一步加快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在旅游沿线、重要景点补植补造景观效果良好的优质苗木,成片栽植乌桕、无患子等彩叶树种,改变树种颜色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的现状,进一步丰富景观效果,提升绿化档次,着力将龙虎山打造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观秀美的风景旅游区。
五是园区绿化。按照“一路一景、点线面结合、乔灌草搭配”的绿化理念,重点对各工业园区道路进行多层绿化、复式绿化、立体绿化,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等有效形式,引导驻园企业和驻园单位积极创建“森林单位”,逐步做到绿树成荫不见土、清洁生产无污染,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
六是山地绿化。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继续强化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疏林补植、人工造林、抚育管理等措施,重点对城镇、村庄周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通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林相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同时,突出景观效应、生态效应,以大型森林组团建设为重点,以道路、水系和沿岸林带为构架,以小面积、多品种、多规格混交的近自然方式为手段,大力开展造林补植,因地制宜构筑林相结构合理的森林系统。
推荐阅读:
(来源:赣东都市报)